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099hnlzl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587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能让子孙后代忘了自己的“根” 林泽龙

热度 6已有 9706 次阅读2012-6-3 11:47 |个人分类:中华文明|系统分类:杂谈| 后代, 寻根 分享到微信

不能让子孙后代忘了自己的“根”

林泽龙

 —————————————————————————————

                              不是为了过去,而是为了未来。

                                                                                                  ——题记

 ————————————————————————————

        提纲:

        一、追寻先人足迹

       二、感悟命运变迁

       三、寻觅文化之魂

        四、感念大恩大德

      ———————————————————————————

20107月上旬,我和老伴带着女儿和外孙女、孙女,祖孙三代一道回湖南常德的临澧、石门老家,进行了一次为期五天的“寻根之旅”。

1992年从湖南调到海南,2001年退休。来海南那年外孙女出生,一转眼就高中毕业,最近考上了上海大学;孙女今年也小学毕业上初中了。孙女一直跟着她爸随我在海南生活,连老家的方向都弄不清;外孙女虽然一直生活在长沙,但也没回过老家。眼看着外孙女和孙女都渐渐长大成人,女儿和儿子也都开始步入中年,而我和老伴则已年近古稀,我越来越感到,孩子们以后离老家可能会越来越远——不仅指空间距离,还包括心理距离。在他们的脑海里,故乡的意识以及对故乡的情感可能会越来越淡薄。在现代社会,也许许多人对此觉得不足为怪,可我却认为,不能让子孙们忘了自己的“根”;同时我认为,故乡不仅仅是填写履历表时“籍贯”一栏中冷冰冰的两个字,对于我来说,故乡是灵动的,是有灵魂的,是有情感的。故乡是我的骄傲,值得我深深地、深深地去爱——并且希望能让这骄傲和爱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基于这一考虑,于是下决心带着儿孙们回故乡去寻根谒祖。尽管近些年我多次回过老家,但这次返乡却似乎肩负着历史使命一般,感到肩头沉甸甸的。于是在寻根之旅结束后,花了较多的时间将这次寻根谒祖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但愿能让子孙们加深对故乡的印象、认识和情感,至少能勾起他们的回忆……

一、 追寻先人足迹

20107716 至临澧县修梅乡凉水井,瞻仰林伯渠铜像,给林伯渠夫人扫墓

认知是情感的基础。要让子孙们热爱自己的家乡,首先必须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并逐渐加深对家乡的认识。

我父母的老家分别在湖南省常德市的临澧县和石门县。常德位于沅水之畔,而临澧和石门则临近澧水。这沅、澧二水一带不仅山青水秀,拥有湖南最高峰壶瓶山和举世闻名的桃花源等景观,而且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可以说是湖湘的“两河流域”。

早在16 000年前,作为楚人先祖的“石门人”便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距今 9 000年前,澧阳平原已成为世界水稻的起源与传播中心之一,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距今8 000-10 000年,澧阳平原上的彭头山与八十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聚落环壕和围墙。

距今6 000年前,澧阳平原的城头山上筑起了中国的第一座古城。

距今4 200-4 500年间,沅水畔的常德德山出了一位让尧、舜、禹都十分钦慕景仰并亲自前来拜见的大德高士善卷先生,舜帝甚至欲以天下让之,善卷坚辞不受,由此而开常德“德文化”之先河。

距今2 300年前,楚国大夫屈原被楚王放逐,长期浪迹于沅、澧之间,在《离骚》、《湘君》、《湘夫人》等名篇中留下了“济沅湘以南征”、“令沅湘兮无波”、“遗余珮兮澧浦”以及“沅有芷兮澧有兰”等名句。

此后,李白、刘禹锡以及丁玲等古今文坛巨擘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有灵性的故乡山水化作了故乡父老乡亲的骨骼和血脉,有灵魂的故乡文化铸造了故乡人的精神和魂魄。有幸诞生在人杰地灵的沅、澧流域,我能不为之自豪,我能不带着子孙回去寻根吗?

父亲沈克家是临澧县修梅乡人。修梅出了两位名人:一位是辛亥革命元老林修梅将军,曾任孙中山大总统府代理参军长;一位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林伯渠,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我父亲出生地周家冲离林修梅和林伯渠的出生地凉水井约四五华里。

母亲林贞淑诞生在石门夹山,同父亲的老家只相距十几华里。母亲与林修梅、林伯渠同一个祠堂,并且同为“祖”字辈,林修梅和林伯渠的族名分别为林祖堃、林祖涵。林伯渠在日记中有数处提到我曾外祖父林山新(字可亭),过从甚密,曾夜宿曾外祖父家。由于我和我姐妹都随母亲姓(因沈家人丁兴旺,而我母亲仅独生女一人),所以我们称舅舅林伯渠为伯父。伯父的子女与我同为“泽”字辈,再下一代则为“明”字辈。我没见过伯父,只见过伯母和四位堂姐、两位堂兄。其中,三姐林利长期给中央领导当俄语翻译,从事列宁《哲学笔记》等俄文典籍的翻译工作。“文革”中遭“四人帮”迫害被关进秦城监狱,19754月出狱后曾在长沙我父母家住过半年多时间。当时“四人帮”还在台上,正在加紧篡党夺权的步伐,而父亲则刚脱离“牛棚”不久,在这样的情况下接纳三姐,是承担了一定的政治风险的。80年代中期,父亲抽调到北京参加《林伯渠传》的撰写工作。2001年冬,三姐应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迟福林院长邀请来到海口,在我家住了两个月,与父亲有很多共同语言,两位老人经常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此后,我每次到北京都要去看望已经80多岁高龄的三姐,居住京城的我大姐和二姐更是经常前往问候。2006年,三姐送给我一本她的回忆录《往事琐记》。这本书记录了她对若干历史片断的回忆,如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苏联同蔡畅、贺子珍、刘英(张闻天夫人)、蹇先任(贺龙夫人)、刘亚楼、毛岸英、毛岸青、孙维世等一起学习、生活,先后两次陪同王稼祥、刘少奇访苏并会见斯大林,先后三次陪同江青等等。2007年冬季,三姐与几位朋友一道到三亚住了一个月,我介绍海南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此外,五姐林秉元是我父亲在临澧省立十四中(现临澧县一中)时的学生,一起偷偷收听延安解放区的广播。

此次回乡寻根谒祖,到达临澧修梅后,便首先去伯父的故居瞻仰伯父塑像,然后去给伯母扫墓。扫墓的情况当即用手机告知了三姐林利。林伯渠故居纪念馆严馆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伯父诞生100周年和120周年时,我都应邀去参加了省里组织的隆重的纪念活动。

     感悟命运变迁

 

7717 至临澧县修梅乡周家冲,给祖父、祖母扫墓

父亲出身农家,祖祖辈辈都靠耕读传家。祖父沈道衡,族名绪铎,字少卿(1875——1958),晚清庠生(即秀才),曾随林修梅参加北伐军,任书记官,主管案牍。后回乡教私塾,兼行医,1918年曾执笔纂修沈氏族谱。在农村,祖父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秀才了,在当地颇有名望。土改时划定家庭成份为中农,享年83岁。他的墓在屋场后面的小山坡上,杂草丛生,1992年父亲带我回去给祖父立的近一人高的墓碑淹没在荒草之中。稍加收拾后,即按当地习俗进行祭拜。

祖父育有三子一女。父亲沈克家排行第三,生于辛亥年(1911年)农历9月,自幼在家放牛、读私塾、上小学。中学就读于湖南省立四中(现常德市一中),学习异常勤奋。1935年以英语考生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不久即参加“一二 ˙九”爱国学生运动。抗战期间,学校前往昆明,遂从老家步行前往西南联大继续学习。毕业后谢绝同学出国留学的邀约和著名学者吴宓向湖南大学的亲笔推荐,返回石门老家陪伴我母亲,并参与创办石门九澧中学(现石门县一中),后至临澧县省立十四中和常德市省立四中执教。建国前参加中共地下党,并受地下党委派,只身一人赴石门争取国民党当局投降,为石门和平解放立下了丰功伟绩。建国后任常德市一中首任校长——也是该校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被誉为“常德市一中长盛发展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他的领导下,常德市一中成为湖南省首批重点中学,其办学特色、办学水平长期居全省领先地位,在全国亦有一定影响,培养出沈瑞庭(湖南省委原常委、秘书长、省人大副主任)、曹庆泽(中纪委原副书记)、夏赞忠(中纪委原副书记)、王众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原局长)、陈立英(云南省原副省长)及多名学部委员、将军等一大批杰出人才。1979年调湖南中医学院(现湖南中医药大学)任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后以学院技术顾问职务离休。200312月病逝,享年93岁。父亲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湖南著名教育家,曾参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型工具书《辞源》的修订工作,担任过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父亲一生光明磊落,刚正不阿,严于律己,从不谋取任何私利。父亲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知识渊博,英语和国学功底尤为深厚。虽在“反右倾”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饱受冲击乃至摧残,却不改初衷,体现了中国正直知识分子的高尚人格和共产主义者的高风亮节,赢得了世人的尊崇与赞誉,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沈家老家住着两位伯父的后人。他们大都在当地务农,有的年青人则在外地打工。虽已衣食无忧,但都读书不多,家境并不宽裕,家乡面貌亦无明显改观。望着仅大我几岁却已瘦骨嶙峋、佝偻着背、需拄杖而行的堂兄,望着赤着脚、光着臀在地上捡鞭炮的不知低我几辈的伢儿,再看看我那即将上大学的亭亭玉立的外孙女和满脸洋溢着阳光和幸福的小孙女,我不禁感慨万分!要是当年不是我父亲立下鸿鹄之志,以异乎寻常的勤奋刻苦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我和我的姐妹以及后人不也跟伯父的后人一样么?诚然,从职业来说,无论是我三个姐姐在高等学校任教、妹妹曾任总政歌舞团女高音独唱演员、我在省级教育科研部门工作,还是伯父后人的务农、打工,都绝无高低贵贱之分;然而,从个人和子孙后代的发展以及家庭的物质文化生活来说,却有着天壤之别啊!

老家的亲人依旧保持着当年的那份淳朴和热情,给我们端来了洗脸水和红糖煮鸡蛋,让我们倍感温馨!分手时,我一再告诫侄儿、侄孙们:无论家里多困难,一定要让孩子多读点书,不要让孩子过早外出打工挣钱,而应像我父亲那样,立志创造生活,知识改变命运,即使在家务农,也要用所学知识改变家乡的面貌、改善自己的生活。

不知外孙女和孙女对沈氏家族的命运变迁有何感触?对太爷爷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个革命者、教育家、学者有何感想?对她们幸福生活的奠基人有着怎样的认识?也许,她们根本就没想这么多……

  、 寻觅文化之魂

一路上,我一直在思考:所谓“寻根之旅”,“根”在何处?这个问题好回答。可“根”指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却颇费斟酌。我认为,“根”指祖籍、籍贯、出生地,这都没错,但这只是从地理层面做出的回答;而要全面地、本质地回答这个问题,还必须从文化层面进行思考和探讨。其实,“根”只是形象的比喻,祖籍、籍贯、出生地好比是人们“扎根”的土壤,而文化则是“培根”的水分和养料。所以我认为,“寻根之旅”的根本是寻家庭、家族、家乡的文化之“根”,觅家庭、家族、家乡的文化之“魂”。不少人回老家寻根谒祖,感到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只要家乡的文化血脉没有中断,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乡音乡情等文化传承仍在延续,就说明我们的“根”还在、“魂”没丢。从这个意义上说,“寻根”是为了“觅魂”、“还魂”。

 “觅魂”之一 ——  761730  至常德市参观驰名海内外的“诗墙”

常德古称武陵,又名鼎州,是一座文化古城,其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而“诗墙”则是常德千年历史传承和人文、自然景观的一个缩影。

“诗墙”位于常德市沅水防洪墙外侧,长6华里,荟萃了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共1 267首,由海内外948位著名书法家书写,获吉尼斯总部命名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诗墙”的第三部分《武陵佳致》中选刻了我父亲的一首词《沁园春·碧岩泉礼赞》:

对面青山,山下悬岩,岩下醴泉。任群峦压伏,不张声色;一朝涌出,

顿作洪渊。峰坐仙翁,石腾列女,时俯澄波斗丽娟。凝眸处,有灵蹊刻地,

窅洞窥天。

清流自古涓涓,滋沃野千丘碧玉田。便劳人思妇,乐沾琼液;蓬门筚户,

幸起炊烟。好鸟投花,英雄饮马,佳话流传六合间。看今日,喜山光水色,

换了新颜!

全家人在刻有父亲诗作的“诗墙”前合影留念,并欣赏了沅水风光带,然后到“壹得壹”品尝了久违的武陵豆皮——也算是颇有常德特色的饮食文化吧。

觅魂之二 —— 77930分】 参观常德市一中

常德市一中是我父亲的母校,是他和母亲工作多年的地方,也是我和姐妹们少儿时代生活的地方。我们家同常德市一中结下了不解之缘。

常德市一中创建于1902年。在百余年的辉煌历程中,学校秉持“爱国、革新、严教、勤学”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弘扬“敬、勤、勇、公”的校训,“尚真、敬业、严纪、乐群”的校风,“严、实、精、活”的教风,以及“勤学、多思、强本、重用”的学风,先后培养出宋教仁、蒋翊武、覃振、林伯渠、粟裕、滕代远、廖汉生、李烛尘、翦伯赞、李振军以及前面提到的多位省部级领导等杰出人才,当今演艺界明星吴碧霞、瞿颖也是常德市一中校友。

父亲在常德市一中(时为省立四中)求学6年,19487月来此工作,19504月任校长,至1978年调离,在这里工作了整整30年,其中担任校长28年。他曾深情地说:“小时候,我有一个要到一中读书的梦想;到一中读书后,又有一个要到一中任教的梦想;到一中担任校长后,又有一个要把一中办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流中学的梦想。”父亲追寻着这三个梦想,不懈地奋斗了36个春秋,为之奉献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在此期间,母亲在学校图书馆担任图书管理员,兢兢业业、无声无息地干了一辈子。而我,虽然是父亲唯一的儿子,却没在他当校长的省重点中学上过一天学。即使如此,由于这里有我童年时期天真烂漫的美好记忆, 因而我对常德市一中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故将其称之为“不是母校的母校”。

此次“寻根之旅”来到常德市一中,受到校领导的热情接待,感到格外亲切。我带着子孙们参观了校园,着重看了学校的历史文化长廊和校史陈列馆。校史陈列馆设在原校长室,当年父亲的办公室基本上按照原来的格局布置:三面墙壁陈列着父亲的大部分藏书,上面可开合的书箱大都是父亲年轻时在老家亲手做的。办公桌椅等设施大都是当年的原物。另一面墙上悬挂着几位著名校友在父亲80大寿时赠送的大幅“寿”字和寿联。

父亲也为常德市一中先后撰写过两副对联。1994年撰写的对联是:

湖海扬清,常春盛世风斯一;

南天立柱,德树文花日正中。

(嵌字湖南常德一中

2002年又为常德市一中100诞辰撰联:

倚武陵瞰沅水万古神州皆盈芷兰气;

莳桃李育栋梁百年学府再铸民族魂。

父亲去世后,遵照他老人家的遗愿,将他终生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10万元人民币和大部分藏书捐给了常德市一中。

觅魂之三 —— 78930分】  参观石门县博物馆               

石门县是我母亲的老家,也是父母长期生活、工作的地方,我和我姐妹大都出生在这里。父母去世后,骨灰入土合葬在石门夹山老屋场。因此,石门是此次寻根之旅的重点。

回到石门,首先参观设在孔庙的县博物馆。孔庙始建于宋皇祐四年(1052年)。现存孔庙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气势恢宏,格局谨严,状元桥、棂星门、钟鼓楼、东西两廡、东西廡廊、东西碑廊、孔子铜像、大成殿、文官厅、名宦祠、礼器库等一应俱全,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县博物馆馆长龙西斌热情接待了我们,其夫人唐碧桃始终陪同。讲解员首先介绍了石门县的概况:石门县地处湘西北,早在1 400多年前便开始建郡县。石门县为山区、丘陵区,环境优美,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观方面,有国家自然保护区、湖湘第一高峰壶瓶山(2 098.9),有东山峰、十九峰、龙王洞等;人文景观方面,有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石门人”化石遗址燕耳洞,楚南名刹夹山寺,以及奉天玉和尚墓、闯王陵等。石门县资源丰富,是有名的“中国柑橘之乡”、茶乡和矿都。石门县人杰地灵,红四军参谋长、革命烈士王尔琢,红军一一五师后方留守处政治部主任、革命烈士陈振亚及其女儿邵华将军(毛岸青夫人),著名爱国人士郑洞国,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原副主任、上将唐天标,广州军区原副司令员、中将文国庆,中共湖南省委原副书记文选德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县博物馆创建于1984年,陈列着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及近代的珍贵文物2 000余件。其中有堪称“全国之最”的镇馆之宝——两千多年前巴人的军乐器錞于十余件,还有其他青铜器以及陶瓷器、竹木漆器、雕塑、玺印、钱币等。

离开石门县博物馆,我们还参观了石门县一中——我父亲参与创办的原九澧中学。父亲曾为石门县一中图书馆题写馆名。父亲去世后,遵照他老人家的遗愿,将他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5万元人民币和部分书籍捐赠给了石门县一中。学校现有总面积39.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蔚为壮观,其办学已达常德市一流水平。

觅魂之四 —— 7812时 】  至石门县夹山镇给父母扫墓

离开石门县城向东南方向驱车8公里,便来到我母亲的老家、同时也是我父母长眠的地方——夹山。

夹山是著名风景区,因两山夹峙的地形和“日张夜合”的传说而得名,故有“两山夹峙乱云堆,重锁禅林合复开”的诗句。这一带是丘陵区,山虽不高,但也重峦叠嶂,迤逦绵延,千峰耸翠,秀水逶迤,因而政府将这里辟为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3.6%,树种以樟树和松树为主。群山环抱之中,一泓清泉涌珠吐玉,因东边的笔架山葱茏碧绿,故名“碧岩泉”,乃夹山三大名胜之一。泉中岩石上有一数寸深的小洞酷似小脚女人的脚印,相传是紫和寺神 圣母娘娘下凡在此饮用甘泉而留下的足迹。泉边的夹山寺又名灵泉寺、灵泉禅院。寺因泉而得名,足见碧岩泉的不凡。泉边有一座形似笔架的小山,遂名笔架山。山高数丈,系由大小不等的鹅卵石聚结而成,人称“百子岩”,甚是奇特。现在我海口的家中便珍藏了一块从笔架山脚下捡回的“百子岩”。夹山的青山碧水吸引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来此畅游,并留下许多名篇佳作,其中最脍炙人口、堪称夹山“名片”的是“猿抱子归青樟岭,鸟衔花落碧岩泉”两句,相传是唐代高僧华亭船子德诚禅师的偈语。

我母亲老家的屋场离夹山寺约200,当年曾有十来间木板瓦房。因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便举家外迁,长期无人居住,“大跃进”时被拆得片瓦无存。此外,当年家有薄田十亩余,土改时划定家庭成份小土地出租。

林家祖祖辈辈亦靠耕读传家。 曾外祖父林山新亦为晚清秀才,曾任县学教习。外祖父林承榜,字湘生,早年就读于北洋法政学堂,能文能武,惜英年早逝,壮志未酬。母亲是独生女,生于1906年。自幼便冲破封建礼教束缚,拒不裹脚,终以一双大脚行走世间。从桃源省立四女中毕业后回石门任女校教员,继而返乡创办夹山小学,并任首任校长。在我父亲负笈求学、子女幼小、收入微薄、生活困顿的艰难时期,母亲独自扛起全家生活重担,成了全家的顶梁柱。建国前配合父亲从事地下党的外围工作,传递、保管机密文件,接济并掩护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为地下党的秘密会议放哨。建国后长期担任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62年退休,后改为离休。198779病逝,享年82岁。

父母系姑表结亲,二人青梅竹马,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甘苦与共地携手走过了57个春秋。父亲在外地求学时,二人常用英文通信,颇具浪漫色彩。2003年父亲去世后,我们遵照父母的遗愿,将二老的骨灰奉回石门夹山,合葬在老家的屋场,让二老得以永相厮守。为了使父母崇高的人格、高尚的节操和非凡的业绩能世代流传,我们为父母刻写了《墓志铭》。《墓志铭》的开头是:

林姥沈公,世居石门。青梅竹马,耄耋情深。

民族解放,奋不顾身。高风亮节,浩气长存。

终生从教,为国育英。业绩卓著,光耀丹青。

合葬故土,立碑勒铭。告慰先贤,激励来人。

《墓志铭》的结尾是:

巍巍夹山,潺潺碧泉。青松环抱,绿水绵延。

音容永在,忠魂长眠。高山景行,清名流传。

石门县人民政府将父母的合葬墓定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发文立碑,进行保护。父母的墓园已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每年清明节期间,周边和县城学校的中小学生络绎不绝地前来扫墓祭奠。这天,我们在夹山文物管理所康丽萍所长和夹山村党支部江伯华书记的陪同下,来到父母的墓园进行祭扫。由于墓园是县文物保护单位,因而保护、管理得比较好。墓的周围环绕着苍松翠柏和一大片橘林。墓道两旁的桃树和李树长势旺盛,李树上挂满累累硕果。我默默地告慰父母说:故乡的父老乡亲照料着您,松柏桃李陪伴着您,莘莘学子铭记着您,我们子子孙孙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永远像您一样立志做人!

父母育有14女,我是老四。父母对子女慈爱而不骄宠,宽厚而不放纵,严格而不苛责,为子女的成长创造了一个十分和谐的家庭环境。在父母的身教示范和精心培养下,我们做子女的皆为人方正,事业有成,祖孙4代共13人从事教育工作(加上配偶和曾经从教的则为20人),留下了“书香人家”、“教育世家”的一段佳话。

父亲一辈子酷爱买书、读书、藏书、教书、写书,家里的藏书大部分在战乱和“文革”中失散,劫后“余生”的仅3 000多册。遵照父亲的遗愿,我们将他的大部分藏书分别捐赠给了常德市一中和石门县一中,数百册线装书以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外原版的英文书则由我负责保存。加上我原有的藏书,我的书房也十分拥挤地陈列着约4 000册图书。这些书是我们家族文化的核心和传家宝。2008年,我的家庭有幸被评为“海南首届十大书香家庭”。

离别墓园,我们游览了位于墓园下方约200米的碧岩泉,然后拜谒夹山寺。在全国近万座寺庙中,夹山寺无论是从佛教文化来说,还是从明清历史来讲,都具有十分独特的重要地位:

首先,历史悠久。按照通常的说法,夹山寺始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年),距今已1 100多年。但据考证,早在晋代此地即有庙宇建筑,如此算来距今已一千六七百年。无论按哪种说法,称夹山寺为“千年古寺”、“楚南名刹”是绝对没错的。小时候常跟姐姐们来此玩耍,记得整座寺庙规模极其宏伟,大雄宝殿中的佛像高约丈余,似接屋顶,甚是威严。可惜后来所有佛像和几乎整座寺庙均被毁,仅存大雄宝殿的后墙。现在的夹山寺是近一二十年重建的。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先生为夹山寺题写了“夹山灵泉禅院”和“大雄宝殿”、“天王殿”等匾额。

其次,国际影响。自开山祖师、唐代高僧善会禅师来此诵经说法以后,历代多有高僧大德来此讲经弘法。其中,宋代高僧圆悟克勤在此讲经布法整整十年,其弟子将其在夹山寺所弘之道整理结集为《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被誉为禅宗“宗门第一书”,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对日本的佛教文化影响极大,一休禅师即因悟得该书真谛而成为日本一代高僧。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学术界多次组团(如“日本佛教圣迹访华团”),来夹山寺谒祖寻根,国际上已形成“碧岩禅”禅学研究学派。

再次,茶禅祖庭。夹山自古盛产优质名茶,尤以贡茶牛牴茶名闻遐迩。夹山茶清新醇爽的茶味,经过清如甘露的碧岩泉水冲泡,同时与夹山寺清幽静谧的环境相融合,最后与禅宗通过心悟达到自然、自觉、自由的境界融会贯通,夹山寺开山祖师善会禅师便从中悟出了茶禅一味的佛教哲理。此后,宋代的圆悟克勤禅师挥写的“茶禅一味”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不仅使禅风四靡,还催生了日本茶道。日本许多典雅的茶室至今仍悬挂着“猿抱子归青樟岭,鸟衔花落碧岩泉”的对联。日本的茶道界和部分佛教界人士将夹山视为“圣山”,将碧岩泉视为“圣泉”,将夹山寺视为茶禅祖庭。日本、韩国的佛教团体和茶道专家多次专程来夹山寺“朝圣”,拜谒茶禅祖庭和茶道发源地。正如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茶禅学会理事长吴立民先生所言:“茶禅一味夹山寺,茶道源头《碧岩录》。”夹山寺已成为东亚文化交流的一座重要桥梁。

最后,闯王禅隐。夹山寺近一二十年声名远播,皆因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闯王李自成兵败后禅隐夹山寺,引发史学界的大讨论、大争论。关于李自成的归宿,历史上主要有湖北“通城说”、“通山说”和湖南“夹山说”三种意见。早在乾隆年间,澧州知州何璘就亲临夹山,通过深入考察,对“通山(通城)九宫山被击毙”之说提出质疑,对“夹山为僧说”给与了肯定;此后200多年间,史学界一直争论不断。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夹山一带发掘出“奉天玉和尚”墓及碑、野拂墓及碑、《梅花百韵》诗残版、“奉天玉诏”铜牌、“西安王”铜马铃、“永昌通宝”等大量文物。父亲曾经参与研究,着重对“奉天玉和尚”墓碑进行了多方考证,证明“奉天玉和尚”即为闯王李自成。史学界虽然至今仍无定论,但持“夹山为僧说”的人越来越多,似已成为主流意见。我小时候就听大人说李自成隐居夹山寺当和尚,死后葬有72(一说48)疑冢。夹山寺后山有一长度超过百米的地道,高、宽各两米,还有房间,这是一般寺庙所没有的,疑为李自成的地下宫殿和逃生通道。

我们在夹山管理处工作人员、县博物馆馆长龙西斌的公子龙涛的陪同下,晋谒了修葺一新的六殿一宫,然后在古木参天、青樟环抱的茶室品尝了独具特色的禅茶,回味那“茶禅一味”的深邃涵义,随后参观了与夹山寺仅一路之隔的“闯王陵”。

“闯王陵”占地30余亩,由陵卫、紫石牌坊、神道、陵寝、明楼、神廊、纪念馆、野拂塔等组成,庄严肃穆,气势浩大,被誉为“湖湘第一陵”。1994年被定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上述行程虽是走马观花,但我想,儿孙们应当能亲身感受到家乡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而这并不是每个人的家乡都具有的,因而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并为之自豪!

  、感念大恩大德

一个人的一生有幸得到多少人的关照、爱护和帮助?——亲友的,师长的,甚至是素不相识的;接受过多少人的恩泽、恩德和恩惠?——有形的,无形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对此,又有谁能算得清楚、讲得明白?然而,虽然算不清楚,也不一定能讲得明白,但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将其忘却。懂得感恩,这是人的本性——人性。动物尚且“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何况人类呢?中华民族历来提倡知恩、感恩、报恩。孔子的“以德报德”,《诗经》中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战国策》的“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汉代崔瑗的“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韩信的“漂母进饭”、“一饭千金”,唐代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陈润的“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清代《训俗遗规》中的“我有德于人,无大小,不可不忘;人有德于我,虽小,不可忘也”,以及成语、俗语中的“投桃报李”、“知恩图报”、“感恩戴德”、“涓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便是这一道德准则的形象写照,而“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做骂名”则是对知恩不报、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的小人的无情鞭挞。此次回老家寻根谒祖,我便尽可能对当年有恩于我的人,特别是在我或对方处境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的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所以,这趟“寻根之旅”同时也是“感恩之旅”。这也是对子孙们进行感恩教育的绝佳机会。

【 感恩之一 —— 7616时 】  常德市二中

除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对我恩重如山的便是母校和师长了。由于出身教育世家,深受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之自己也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所以对母校和师长感到特别亲切,也格外敬重。我曾在教育部举办的昆明“全国优秀教师园丁之家活动”、全国中师校长培训班和海南省政府举行的纪念教师节报告会上作过《教师——人类社会的圣职》的报告。我在报告中说:“我最敬重两种人:一是母亲,二是教师。因为,没有母亲,人类就不能繁衍:没有教师,人类就不能发展。”

常德市二中是我高中的母校。母校坐落在沅水之滨、德山之麓。德山拔地而起于莽原之上,突兀耸峙于大江之畔,以独擎南天之势傲视着苍穹。山顶有一座七层宝塔,塔借山势,山助塔威,十分雄伟壮观。德山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人文底蕴十分深厚。前面提到的善卷先生便在此结庐隐居,施行教化,开启民智。唐初至清代,此地先后修建善德观、古德禅院、乾明寺、善德书院、德山书院。1902年,德山书院正式改为学堂,1955年定名为常德市二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大发展,母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舍已全部焕然一新,学校规模成倍扩大,教学设备不断更新,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已跻身省重点中学行列,一座现代化的完全中学正在崛起。回想当年,那兴意盎然的学习生活,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情谊深长的悠悠岁月,在我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记忆。母校、师长对我整个人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巨大的、深刻的、根本的、持久的,而且是不求任何回报的。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所以我对母校、师长常怀感恩之心。每年春节、教师节,我都要给健在的老师打电话祝贺节日、问候请安。我还先后两次接班主任李巨权老师来海南旅游,教语文的何熙载老师生病住院、九十大寿时,我也都献上我的问候和心意。5月下旬,唐洪波校长嘱我为母校写校歌的歌词,我便拟写了下面这份初稿:

德山轩昂,沅水浩荡;

善德文化,源远流长;

为时养器,为国争光;

百年学府,灿烂辉煌。

擎天古樟铸造钢铁脊梁,

映霞红枫点燃心中理想。

我们青春,我们阳光;

我们快乐,我们健康。

在这里,我们放飞梦想;

在这里,我们谱写华章。

民族精神

为我们铸造了心灵的家园,

现代科技

给我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民富国强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民族复兴是我们的远大理想。

——

我们——我们是国家的栋梁;

我们——我们是民族的希望!

(注:“为时养器”是母校的校训,意为给当时的时代培养人才)

20099月,我们59级的三四十位同学回母校参加了半个世纪重聚首的活动,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李仲麟老校长和多位老教师,见到了当年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老同学,心情格外激动。我还为这次聚会写下了长达一万多字的回忆母校生活的文章——《永远矗立在我心中的一座神圣的宝塔》。此次寻根谒祖再回母校,又见到了几位精神矍铄的年近九旬的恩师,再次向他们表达了我的感激之情。

【 感恩之二 —— 71010时 】  常德市四中

常德市四中是我初中的母校,坐落在繁华闹市区。其前身为创办于1942年的私立明义中学,1953年改为公立,是一所初级中学。学校虽然面积和规模都不大,但以“义”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以“精”作为办学的特色,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前年10月,应《明义》校刊之约,写下了一篇题为《明义启智    酿造美梦》的回忆母校生活的文章,书写了“结下一段缘”、“编织一个梦”、“留下一段情”的心路历程。同样,我每年春节和教师节都给健在的老师打电话拜年、问候。今年6月,母校发来电子邮件,说学校要进一步弘扬“义”文化,修建“明义堂”,拟订《明义经》,并将《明义经》的初稿发来要我修改。我在初稿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和重写,整理出以下文字:

           

        

伟中华        擎大义         抗倭寇         创明义

施教化        传道义         明义经         含深义

义文化        铸根基         重和谐         德智体

讲科学        遵规律         创特色         争第一

      

学做人        须忠义         爱祖国         扬国威

性善良        尚仁义         爱人民         懂孝悌

重操守        秉道义         满招损         谦受益

讲诚实        守信义         践诺言         勿违背

遇利诱         须思义        拒腐蚀         树正气

慎交友         重情义        讲原则         勿义气

         

少为学        志气高         求真知         悟大道

主体性        发挥好         乐于学         兴趣高

博与精        结合好         循序进         基础牢

勤补拙        争分秒         潜心学         戒浮躁

会自学        习惯好         讲策略         方法妙

穷事理        勤用脑         善思维         效率高

敢质疑        巧思考         善迁移         重创造

勤实践        运用好         知行一         讲实效

         

重生态         保环境         促和谐         天地人

路坎坷         惜生命         展活力         光照人

体格壮         须强心         远陋习         精气神

真善美         金子心         净如玉         洁似冰

同窗友         手足情         好团队         团结紧

尚节俭         衣食行         勤动手         我能行

抱剑胆         守琴心         有情趣         多温馨

求时尚         展青春         爱生活         乐无垠

         

育栋梁      责如山           民族义        扛在肩

教不立      学不传     教风正        学风端

学为师      行为范          做表率        身为先

播爱心      暖心田          敬事业        作奉献

师亦友      坦诚见          讲平等        重尊严

善诱导      循自然          启愤悱        重发展

业务精      勤钻研          搞教改         勇当先

学不厌      诲不倦          滋兰蕙        桃李艳

        

明义亭      书生云          明义厅        荟群英

明义钟      警长鸣          明义树        万年青

明义史      照丹青          明义魂        励后人

永青春      明义人          永不忘        明义情

为了表达我对母校的谢意,我向常德市二中和常德市四中赠送了由教育部何东昌老部长主编、我担任特邀编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2003-2008)》一书和《海南日报》、《国际旅游岛商报》最近发表的我的两篇论文。此前,我已向两所母校赠送了同样由何东昌部长主编、我担任特邀编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我也向常德市一中和石门县一中赠送了这两部书和论文。

【 感恩之三 —— 7721时 】  常德市一中谭国梁老师家

谭国梁老师是常德市一中的王牌数学教师。他教学极其负责,一丝不苟,业务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改革开放后被评为首批特级教师。

 “文革”中,我父亲被打成“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有些“左派”避之犹恐不及。当时,我女儿仅一岁,我们照顾不过来,便想请谭师母帮忙带一带。其实谭老师由于出身不好,又是业务尖子,此时也正受到冲击。两老自身难保,会同意给我们带孩子吗?没想到我母亲给谭老师和师母一说,两老很痛快就答应下来。谭老师和师母把我女儿看得比自己的孩子还重。他们家子女较多,家里经济不宽裕,却经常把最好的食物省下来给我女儿吃。谭老师的子女也经常带我女儿玩,哄得她好开心,从没闹过要回家。在谭老师和我们家都处境艰难的时候,谭老师一家给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帮助,令我们全家都深受感动!

这次回到常德市的当天晚上,我们一家便不顾旅途劳累,赶忙去看望谭老师和谭师母。谭老师已91岁高龄,师母也已88岁,二老还算硬朗。此前,我和我女儿虽然多次看望过二老,但带上外孙女还是第一次。二老看到当年亲手带的小女娃如今女儿已长得快一米七高了,直乐得合不拢嘴。回忆起那段难以忘怀的岁月,大家都感慨万千。临别时,二老给即将上大学的外孙女一个装有1000元钱的大红包,无论怎样都推不掉,只好另寻机会谢恩了——实际上,这大恩大德是无论怎样都无法报答的!。

愿好人一生平安!祝二老健康长寿!

【 感恩之四  —— 7910时 】  慈利县甘堰乡坪溪村

对于这次寻根谒祖来说,慈利非“根”非“祖”,甚至非亲非故,但它却是“感恩之旅”的重要一站。因为它是我们度过下放的艰难岁月的地方。

196812月,毛泽东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在下放知青的同时,也将一部分阶级成分“不纯”的干部赶下农村。当时慈利属常德地区,后来设张家界市时才划归张家界。常德市文教系统的干部、教师大都下放到慈利县溪口区的几个公社。我当时在常德市七中工作,学校要我负责带队,带着十几个大都是“黑五类”(指地、富、反、坏、右)或“黑五类”子女的教师及家属,下放到甘堰公社坪溪大队。在另一所学校任教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也跟我一起下放。我被安排在第四生产队,住在勤劳朴实、老实巴交的龚业悌大叔家。

当时是做好了长期在农村生活的准备的,除没带家具外,铺盖行李等生活必需品都一应俱全。下乡时正值严冬,乡亲们十分热情地迎接我们,大伙儿挑的挑、背的背,帮我们把行李运到了住户龚大叔家。生产队马上安排人砍树做床、埋锅砌灶,很快就安顿下来,开始了当农民的新生活。

慈利是比较典型的山区,山高谷深,森林茂密,出门就得爬山。由于人多地少,加之耕作粗放,因而农民生活甚为艰苦。我们同当地的农民一样,白天出工,晚上记工分。由于我在“文革”中腰部被打成重伤,不能干重活,遇到出牛栏(即把牛栏中的牛粪担到田里)这样的苦活、重活、累活,乡亲们就照顾我,让我过秤记码。生活上就更不用说了。刚去时生产队给我们划了一小块菜园,但因为种下的蔬菜还没长起来,乡亲们便经常这家送一把青菜,那家送一碗豌豆,我们要给钱有些还硬不收。白天要出工,没法儿带孩子,就把两岁多的小女儿放到龚家二佬龚汉周家。龚家二佬的奶奶和妈妈都很疼爱我的小女儿,二佬汉周经常背着她到处串门儿。

乡亲们没把我们当外人,公社党委更是器重我们,把我们当工作队使用。于是,我这个党外人士受命抓坪溪大队的整党工作,像搞“四清”一样帮大队党支部成员“洗手洗澡”,这些农村的老党员也就老老实实地接受批评帮助。不过说句实在话,我也并未完全按照公社党委的要求“上纲上线”,加上自己不是共产党员,心里发虚,所以整党并没伤感情,也没留下什么后遗症。

除了整党,我还受公社党委之命,抓全大队的“清理阶级队伍”的工作。慈利这一带历史上土匪横行,虽经历次政治运动,但仍未彻底清理。我按照公社党委的布置,发动大家检举揭发,对重点怀疑对象进行搜查,也确实搜出过几颗子弹。但我在调查中了解到,过去当地的不少农民为了寻求保护,不得已当了土匪,但没有作恶,更没有民愤。所以我对这一部分人就手下留情,没怎么去追查,稳定了他们的情绪,团结了绝大多数群众。

此外,公社党委还把我们当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要我们每天组织干部、群众“早请示,晚汇报”,教农民跳“忠字舞”。尽管乡亲们对搞这些形式主义的玩意儿心里一百个不乐意,但还是大势所趋,不得不跟着应付。看着乡亲们不分男女老幼都在屋场七歪八扭地跳“忠字舞”,我这个“舞盲”也笑得直不起腰来了。

随着学校“复课闹革命”,上课缺人手,我下放仅半年就返校了,我妻子也在两三个月后离开了坪溪。我们固然为能够重返教学岗位而欣喜,但对离开憨厚纯朴的乡亲们却感到怅然若失。此后曾多次想回去看看他们,但一直未能如愿。这次终于下决心带着子孙们回到坪溪去看望乡亲们,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总算了了一桩心愿。

回坪溪的这一天天公不作美,几乎一直下雨。72岁的张孝桂老支书专程到公路边迎接我们。下得车来,只见漫山遍野一片葱茏翠绿,空气也特别清新。长期生活在城里的孩子们陶醉地做着深呼吸,满脸流淌着惬意。

来到张孝桂书记家,这位当年有时还要向龚家大叔借米、借钱的贫困户,如今却盖了新瓦房,还经营着一个小卖部。张书记冒着雨去园子里摘李子和蔬菜,现任村支书和村长送来了李子和绿豆,当年从公社给我们担行李到生产队的龚汉恒送来了香气四溢的野藠子腌菜。在张书记家吃了一顿“农家乐”,临行时老书记还给我们硬塞了一大块熏得黝黑的腊肉。

谈起当年的下放生活,问起当年的大队和生产队干部以及乡亲们,说起当年一起度过艰难岁月的下放干部,谈到包括龚家大叔在内的许多乡亲均已不在人世,就连比我年纪小的龚家大叔的儿子四喜、龚家二佬汉周都作古了,大家不禁一片唏嘘!

美丽的山水,善良的乡亲,将永远值得我们回忆和感激!

                                                                        

 201099于海口

 

作者简介:林泽龙,1941年生,湖南石门人,先后在湖南省常德市教研室、常德市四中、七中、常德师范、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海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学术委员,海南省社科联委员,海南省教育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海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手机报评论员,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4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099hnlzl 2016-6-14 13:37
liushuai2009: 分享
谢谢光临!
回复 liushuai2009 2016-6-14 12:16
分享
回复 099hnlzl 2012-12-19 12:35
欢迎新朋友轻诗原创的来访,感谢您的鲜花!
回复 099hnlzl 2012-9-3 14:29
感谢叶慧秀的光顾和鼓励!
回复 099hnlzl 2012-9-3 04:59
感谢theLinmingda、飞鸣镝的光顾和鼓励!
回复 099hnlzl 2012-6-5 01:33
theLinmingda: 珍重
谢谢您!
回复 theLinmingda 2012-6-3 14:07
珍重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