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藜夫园主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33694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博文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

热度 18已有 15459 次阅读2015-4-28 12:18 |个人分类:纪念物|系统分类:摄影| 独立战争, 马萨诸塞, 大西洋, 坚守阵地, 殖民地 分享到微信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列克星顿镇的中心区,耸立着一座手握步枪的民兵雕像。这位民兵英姿飒爽,双脚坚定地踩在石墙上,两眼警惕地注视着前方。下边有一块不加琢磨,非常简朴的石碑。碑文写道: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

这是为了纪念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独立战争的第一个战役——列克星顿战斗而立的。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大西洋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每个殖民地都由英国派来的总督统治。这时的殖民地已经开发了大量的种植园,建立了纺织、炼铁、采矿等多种工业,经济比较繁荣。

    英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权入,不断增加殖民地的税收,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1765年,英国人又想出个新花样:印花税。他们规定,一切公文、契约合同,执照、报纸、杂志、广告、单据、遗嘱,都必须贴上印花税票,才能生效可流通。这激起殖民地人民极大的愤怒,于是,“自由之子”、“通讯委员会”等秘密反英组织相继出现,各地都发生了反英事件,抵制英货、赶走税吏、焚烧税票及武装反抗等等。

     这一切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恐慌,他们立即派军队镇压。1770年3月5日,英军在波士顿向手无寸铁的市民开枪,当场打死5名市民,打伤了6人,制造了震惊北美的“波士顿惨案”。反英的怒火在殖民地人民心中燃烧,一场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战火即将在北美大陆上燃烧起来了。

    1775年4月19日清晨,波士顿人民在列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列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5年4月,马萨诸塞总督兼驻军总司令盖奇得到一个消息:在距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镇上,有“通讯委员会”的一个秘密军需仓库。盖奇立即命令少校史密斯率800名英军前往搜查。部队连夜出发了,4月19日凌晨,他们来到了离康科德6英里的小村庄――列克星顿。

     英军在黎明前的薄雾中向前行进,经过一夜行军。他们个个困倦不堪,呵欠连天。忽然,他们发现村外的草地上站着几十个村民,正手握长枪严阵以待。史密斯知道这些武装村民就是列克星顿的民兵,北美大陆殖民地上的居民都叫他们“一分钟人”,因为他们行动特别迅速,只要一听到警报,在一分钟内就能集合起来,立即投入战斗。让史密斯吃惊的是,这些民兵为什么这样快就知道英军的行动呢?原来,“通讯委员会”的侦察员早就得到了情报,并立刻在波士顿教堂的顶上挂起一盏红灯。“通讯委员会”的信使,雕板匠保尔.瑞维尔看到后立即骑马赶到康科德报警。

   “射击!给我冲!”史密斯一看对方只有几十个人,原来有些紧张的心情马上放松下来。他根本没把这几十个衣服破烂的民兵放在眼里,举起指挥刀发出了命令。

列克星顿的民兵立刻还击,猛烈抵抗英军的进攻,枪声震响在列克星顿上空,传出很远很远。几分钟后,枪声渐渐稀疏,民兵们因为人少,地形不利很快撤离了战场,分散隐蔽起来。

    史密斯初战告捷,非常得意,指挥士兵直奔康科德。英军赶到镇上时,天已大亮,旭日东升了,但街道上却看不见一个人,家家关门闭户,显得冷冷清清,史密斯下令搜查,英军进入各家翻箱倒柜,折腾了大半天,什么也没找到。原来,民兵早已把仓库转移,“通讯委员会”的领导人也隐蔽起来了。

    “撤!”史密斯觉得情况有些不妙,连忙下令撤退。这时,镇外喊杀声、枪声陡然大作,附近各村镇的民兵已得到消息,从四面八方向康科德赶来。包围了正在撤退的英军。他们埋伏在篱笆后边、灌木丛中、房屋顶上、街道拐角处向英军射击。英军一批又一批倒在地上,而当英军举枪还击时却连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英军一路向波士顿方向退却,沿途遭到民兵的不断袭击,狼狈不堪。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最后还是从波士顿开来的一支援军,才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出去。

    这一仗,英军死伤247人,剩下的英军弹药耗尽,回想起来也是心有余悸,他们第一次尝到殖民地人民铁拳的滋味。有个士兵说:“我48小时没吃一点东西,帽子被打掉了3次,2颗子弹穿透上衣。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

    列克星顿的枪声震动了大西洋沿岸的13个殖民地。美国独立战争从此开始。几天以后,波士顿就陷入了民兵的包围之中,纽约等地也成立了游击队。紧接着,各地的游击队联合起来,攻占了一些大据点。到了5月份,在第2届大陆会议(就是美洲大陆各英属殖民地代表大会。第一次大陆会议是在17749月召开的)上,代表们决定组织自己的军队并任命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不少与列克星敦及康科德之战相关的建筑物,都被美国政府保留,并在后来列入国家历史名录或国家历史地标。1959年马萨诸塞州设立了民兵历史国家历史公园,复修了康科德北桥,并且 沿路展示当年英国及民兵的行军,及列维尔被俘虏的地点。多名艺术家也先后为民兵立像及绘制浮雕。

    马萨诸塞州及缅因州、威斯康星州的公立学校,每年都会在4月第三个星期一庆祝爱国者日,纪念列克星敦及康科德之战。

    康科德纪念公园中有蜿蜒的土路,路边垒着鹅卵石,这条路也是战争小路,是当年伏击英军的历史地点。昔日的战场今天已成为国家公园。

   列克星顿国家公园游客中心有一座小型博物馆,风格很古老也显得陈旧,保持着那种前殖民地风貌。馆内陈列一些地图,人物塑像,昔日民兵们的用品。馆内有一个放映厅,除了银幕,还有许多配合道具,幕台上有一座普通民兵的住宅,象房间门的银幕中出现一个爱国者的形象,由他亲自讲解那天发生的故事,屋子里的道具默契地以灯光和音响配合。顶部有一个灯光组合的地形图,详细标明当天在战争小路上发生的战斗,电光音像的表演,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条几英里长的小路,是一条当年英军和北美民兵的“战斗之路”,一条通向自由之路。尽管经过两百多年的洗刷,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它被按原貌修复,成为美国的“历史之路”。参观者,不管是满头白发的老人还是躺在摇篮车里酣睡的孩子,都在接受历史的熏陶,爱国主义的教育。美国人就是这样来教育人民,不忘记历史。

    历史已经走过了240年,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美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罕见的巨大变化,为了记住这条小路,这条战斗之路,美国政府精心照料这条历史小路,尽量保持原貌修复,给美国人民提供一个不忘历史的教育基地。

波士顿遗迹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1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2

 

 列克星敦遗迹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3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4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5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6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7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8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9

康克德遗迹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10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11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12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13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14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15

北桥战役纪念馆及北桥遗迹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16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17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18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19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20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21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22


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纪念地_图1-23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6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回复 藜夫园主 2015-5-1 13:39
早晚2013: 很想去!谢谢分享。
值得去看!谢谢赏评!
回复 藜夫园主 2015-5-1 13:38
六只眼: 谢谢分享。
谢谢光临!
回复 藜夫园主 2015-5-1 13:37
铜官老人: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
说得极对!谢谢鼓励!
回复 藜夫园主 2015-5-1 13:33
qqqnyc: 欣赏美图,学习历史。谢谢分享。
谢谢朋友喜欢赏评!
回复 qqqnyc 2015-4-29 08:09
欣赏美图,学习历史。谢谢分享。
回复 铜官老人 2015-4-28 19:46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
回复 早晚2013 2015-4-28 19:29
很想去!谢谢分享。
回复 六只眼 2015-4-28 17:09
谢谢分享。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