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喜乐花园 //www.sinovision.net/?345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我行我素,此生无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天的"安倍谈话"使用了哪些关键词

热度 15已有 21335 次阅读2015-8-14 09:30 | 关键词 分享到微信


安倍发表战后70周年谈话画面


今天安倍发表了纪念太平洋战争结束70周年的谈话,在题目下面增加了“内阁决议”的脚注,说明这不是他的个人谈话。该“谈话”目前只有日文和英文两种文本。现在我们用该谈话的英文文本来分析,看看这次谈话中用了哪些关键词,又没有用哪些关键词。(日本驻华使馆后来发表了一个中文译稿,见下文)


安倍没有明确反省战争的起因是日本的对外“侵略”,而是强调日本追随了西方国家的“殖民主义”扩张步伐,企图使用武力和战争的手段解决上一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萧条給日本带来的经济困境。安倍承认日本失败了。由此得出的教训是:日本将永远放弃”殖民主义“和用“武力”和“战争”手段来解决问题。


村山谈话强调了日本的错误在于“侵略”和“殖民主义”,安倍的讲话则主要强调了“殖民主义”和“使用武力”,虽然在文中使用了一次aggression字眼,显然不是该文所强调的措辞。这是两个谈话的主要区别。


安倍指出,今天日本人中的80%是战后出生的,他们与这场战争无关,日本人的下一代虽然应该牢记教训,但是不应该承担今后继续“道歉”(谢罪)的责任。


安倍强调一切国际纠纷都应该通过“和平、法律和外交”途径解决,而不应该诉诸“武力”。他说,日本将继续遵循这一原则,也希望“世界其它国家”这样做。这“其它国家”大概主要是暗指中国吧?

今天的"安倍谈话"使用了哪些关键词_图1-2

今天的"安倍谈话"使用了哪些关键词_图1-3

今天的"安倍谈话"使用了哪些关键词_图1-4

今天的"安倍谈话"使用了哪些关键词_图1-5

今天的"安倍谈话"使用了哪些关键词_图1-6

今天的"安倍谈话"使用了哪些关键词_图1-7

以下是日本驻华使馆发表的中文译稿:


安倍晋三内阁总理大臣谈话
(2015年8月14日)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四日
内阁会议决定

  正值战争结束七十周年之际,我们认为,必须平静地回顾走向那场战争的道路、战后的进程、二十世纪那一时代,并从历史的教训中学习面向未来的智慧。

  一百多年前,以西方国家为主的各国的广大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十九世纪,以技术的绝对优势为背景,殖民统治亦波及到亚洲。毫无疑问,其带来的危机感变 成日本实现近代化的动力。日本首次在亚洲实现立宪政治,守住了国家独立。日俄战争鼓舞了许多处在殖民统治之下的亚洲和非洲的人们。

  经过席卷全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民族自决运动的扩大阻止了此前的殖民地化。那场战争造成了一千多万死难者,是一场悲惨的战争。人们渴望和平,创立国际联盟,创造出不战条约,诞生出使战争本身违法化的新的国际社会潮流。

   当初,日本也统一了步调。但是,在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欧美各国以卷入殖民地经济来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从而日本经济受到重大打击。此间,日本的孤立感加 深,试图依靠实力解决外交和经济上的困境。对此,国内政治机制也未能予以阻止。其结果,日本迷失了世界大局。

  满洲事变以及退出国际联盟——日本逐渐变成国际社会经过巨大灾难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秩序的挑战者,该走的方向有错误,而走上了战争的道路。

  其结果,七十年前,日本战败了。

  正当战后七十周年之际,我在国内外所有死遇者面前,深深地鞠躬,并表示痛惜,表达永久的哀悼之意。

  由于那场战争失去了三百多万同胞的生命。有不少人在挂念祖国的未来、祈愿家人的幸福之中捐躯。战争结束后,也有不少人在严寒或炎热的遥远异国他乡苦于 饥饿或疾病之中去世。广岛和长崎遭受的原子弹轰炸、东京以及各城市遭受的轰炸、冲绳发生的地面战斗等等,这些导致了许许多多的老百姓悲惨遇难。

  同样,在与日本兵戎相见的国家中,不计其数的年轻人失去了原本有着未来的生命。在中国、东南亚、太平洋岛屿等成为战场的地区,不仅由于战斗,还由于粮 食不足等原因,许多无辜的平民受苦和遇难。我们也不能忘记,在战场背后被严重伤害名誉与尊严的女性们的存在。

  我国给无辜的人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和痛苦。历史真是无法取消的、残酷的。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梦想、所爱的家人。我在沉思这样一个明显的事实时,至今我仍然无法言语,不禁断肠。

  在如此重大损失之上,才有现在的和平。这就是战后日本的出发点。

  再也不要重演战祸。

  事变、侵略、战争。我们再也不应该用任何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应该永远跟殖民统治告别,要实现尊重所有民族自决权利的世界。

  我国带着对那场战争的深刻悔悟,作出了如此发誓。在此基础上,我国建设自由民主的国家,重视法治,一直坚持不战誓言。我们对七十年以来所走过的和平国家道路默默地感到自豪,并且今后也将继续贯彻这一坚定的方针。

  我国对在那场战争中的行为多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为了以实际行动表明这种心情,我们将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台湾、韩国、中国等亚洲邻居人民走过的苦难历史铭刻在心,战后一直致力于这些国家的和平与繁荣。

  这些历代内阁的立场今后也将是坚定不移的。

  不过,即使我们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失去家人的悲哀和在战祸中饱受涂炭之苦的记忆也决不会消失。

  因此,我们要将下述事实铭刻在心。

  超过六百万人的战后回国者从亚洲太平洋的各地总算平安回国,成为重建日本的原动力。在中国被残留的接近三千人的日本儿童得以成长,再次踏上祖国土地。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被俘的人们,长期以来访问日本,祭奠双方的战死者。

  饱尝战争痛苦的中国人、以及曾经被俘并遭受日军施加难以忍受痛苦的人做得如此宽容,他们内心的纠葛究竟多么大,付出的努力又是多么大?

  我们必须将此事挂在心上。

  战后,如此宽容的胸怀使得日本重返国际社会。值此战后七十年之际,我国向致力于和解的所有国家、所有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

  现在我国国内战后出生的一代已超过了总人口的80%。我们不能让与战争毫无关系的子孙后代担负起继续道歉的宿命。尽管如此,我们日本人要超越世代,正面面对过去的历史。我们有责任以谦虚的态度继承过去,将它交给未来。

   我们的父母一代以及祖父母一代在战后废墟和贫困深渊中维系了生命。他们带来的未来是可以让我们一代继承,且交给我们下一代。这不仅是前辈们不懈努力的结 果,也是曾经作为敌国激烈交火的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各国以及许多国家超越恩仇提供善意和支援的结果。

  我们必须将此事告诉未来的一代。将历史的教训深深地铭刻在心,开拓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而尽力。我们担负着这一重大责任。

  我们继续将谋求以实力打开僵局的过去铭刻在心。正因为如此,我国继续奉行的是,任何争端都应该尊重法治,不是行使实力而是以和平与外交方式加以解决的 原则。这是我国今后也将坚持并向世界各国推广的原则。我国作为经历过原子弹轰炸的唯一国家,追求实现核不扩散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在国际社会上履行自己的责 任。

  我们继续将在二十世纪的战争期间众多女性的尊严与名誉遭受严重伤害的过去铭刻在心。正因为如此,我国希望成为一个国家要时刻体贴女性的心。我国将在世界领先努力将二十一世纪成为不让女性人权遭受侵害的世纪。

  我们继续将区域经济集团化促发纠纷萌芽的过去铭刻在心。正因为如此,我国努力发展不受任何国家恣意影响的自由、公正、开放的国际经济体制,加强对发展 中国家的支援,牵引走向更加繁荣的世界。繁荣才是和平的基础。应对暴力温床的贫困,为全世界所有人享受医疗和教育以及自立的机会而做出更大的努力。

  我们继续将我国曾经当过国际秩序挑战者的过去铭刻在心。正因为如此,我国坚定不移地坚持自由、民主主义、人权这些基本价值,与共享该价值的国家携手并进,高举“积极和平主义”的旗帜,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较之以前更大的贡献。

  我们有决心,面向战后八十年、九十年以及一百年,与我国国民各位共同努力建设如上所述的日本。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2

握手
8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回复 winstonluo 2016-3-6 21:48
http://ksliu.com/archives/964.html
回复 samfbh 2015-8-16 10:55
安倍讲,在战争中饱受欺凌的中国人,这么宽容需要多么宽大的心胸。这是说我们过去不要日本赔偿、现在又一群人又去日本购物,帮助日本经济振兴,安倍谈话在表扬感谢这些人呢!
回复 中间偏左 2015-8-15 13:13
mgzww999: 1. 用“殖民主义”把西方各国和日本的法西斯侵略行为画等号。
2. 用"避免使用战争手段“的说法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第一,为过去的侵略和兽性辩护,似乎如 ...
事情摆在哪儿,再虚伪不过的说辞,有人要自欺欺人没办法,安倍那种人说什么真没那么重要,人不自尊就只有被羞辱的份儿。。。
回复 阿彭 2015-8-15 09:01
mgzww999: 1. 用“殖民主义”把西方各国和日本的法西斯侵略行为画等号。
2. 用"避免使用战争手段“的说法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第一,为过去的侵略和兽性辩护,似乎如 ...
驳斥得好!
回复 新兰 2015-8-15 04:19
愿我中华苦练内功,民富国强,想怎么惩治小鬼子自然就好说了!安倍的嘴脸怎么装都好看不到哪里去!安倍放拙词,现代80%的鬼子与战争无关,难道他们是从石头缝里冒出来的?父欠债,子女还!再说了,靖国神社应该铲除了嘛!年年前往靖国神社祭奠者难道是幽灵,而非肉身的现代人?!
回复 mgzww999 2015-8-14 23:14
阿彭: 安倍的反省和道歉是偷樑换柱的把戏,不谈侵略夲质不谈法西斯反人道的暴行,是反省什么?是道歉什么?听其言,观其行。世人决不会再上当. ...
1. 用“殖民主义”把西方各国和日本的法西斯侵略行为画等号。
2. 用"避免使用战争手段“的说法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第一,为过去的侵略和兽性辩护,似乎如果不采取战争手段,他占领它国的目的还是正确的。第二,把反侵略战争和侵略战争划等号,似乎为了收回被占领的领土也不应该使用武力。

说现在的日本人没有参与战争,因此不应该让他们道歉,这是无耻的胡搅蛮缠。亚洲受害各国并没有要求现在的日本人为他们个人行为道歉,而是要求日本政府为国家的侵略行为道歉。
回复 Blue_Sky 2015-8-14 22:17
怎么该认罪的机会到变成摸黑中国的机会了?
还对安倍及希望吗?他还在为他战犯前辈喊冤呢
回复 鸡生蛋 2015-8-14 21:47
我觉得,安培的这篇谈话有一定的诚意,中国政府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才对。历史不应忘记,但过分纠缠于历史,这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主要的问题是,对于日本,中国是应该交好还是交恶?对日关系的重点,应该是着眼于未来才对。

不清楚二战后,国际法对日本有什么约束。如果仅仅是他们国内宪法的约束,是否修宪那是他们的内政,我们是管不了的。可以给他们念历史的咒语,比如一定要反对他们参拜晋国神社,这是外交上的姿态,也只是仅此而已。中国能做的事情有限,能够掌控他们的是美国,美国纵容的事情,最后只能是现实,中国只能面对这种现实。中国不能做了祥林嫂,那是最要不得的。

很明显,安培政府是有野心的,当然如果从正面角度来看,也可以说他是有抱负的。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

中日有东海之争,日本更把手伸到南海,这是中日关系现在的问题。美国从自己私利出发,则把日本作为一枚对付中国的棋子。这正是中日美关系的症结所在。

但愿安培政府对历史的反省是真诚的,从文字上看,的确能感受到那么一份真诚,当然,如果对比日本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给人感觉这份真诚还不够深刻,但起码有了认罪的态度,所以还是值得鼓励。安培打出“积极的和平主义”旗号,但愿确实不是为军国主义招魂,但是很明显这主要是针对东海和南海的,安培政府是有野心的,这是中国不得不要应对的问题。

“我们不会忘记,是经济封锁为战争萌芽提供土壤”,安培这句为二战开脱(把战争的责任推给美国等国家对日本的经济封锁)、本末倒置的话,使他对二战的反省的诚意打了折扣。这句话主要是针对英美等国家,跟中国倒没有什么关系。美国出于把日本当成对付中国的马前卒的目的,对日本推行新安保法以及日本的历史观采取了纵容的态度,我们但愿美国不要抱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美国不怕的事情,我们中国也不会怕。抗日的胜利,本来就是打出来的,不是靠对手“悔悟”得来的。
回复 samfbh 2015-8-14 21:07
一上来他先讲的是--日本是二战受害者,献出了300万,无比伟大的。重点很清楚!
回复 曾经湘桥 2015-8-14 16:59
安倍谈话,通篇使用的是''矛盾修饰法''。


中华民族曾饱受日本欺凌、侮辱,所以有南京抗日纪念馆建立以教育今日国人不可忘记国耻,以树正气利建中华。因为我们的父辈先人曾为此付出不仅仅是生命的代价。
安倍非但淡描过往日本罪戾,好像''三光政策''与日本无关?甚至每年奉拜战犯神社,崇尚他们战犯前人的恶绩?''谈话''竟称日本青年一代不必自责,教育后代不必介意?

岂有此理的安倍!
回复 燕南飞 2015-8-14 13:36
避重就轻,混蒙过关,讲最漂亮的言辞也没用,听其言,观其行。做好自己的事情,作好各种准备。
回复 mrasiandragon 2015-8-14 11:25
没有背后的操纵者,木偶如何能起舞。
回复 阿彭 2015-8-14 10:35
7月21日安倍政府批准了经过“回锅再炒”(自民党嫌白皮书初稿炒作中国威胁不够劲,又退回修改)的2015年版防卫白皮书,借渲染“中国军事威胁”、人为制造关系紧张气氛来鼓吹安保法案的必要性,这反映了安倍既希望中日关系趋缓以利于日本发展、又害怕中日关系趋缓不利于其推行鹰派政策的两面性。
回复 阿彭 2015-8-14 10:27
安倍的反省和道歉是偷樑换柱的把戏,不谈侵略夲质不谈法西斯反人道的暴行,是反省什么?是道歉什么?听其言,观其行。世人决不会再上当.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