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司马当的博客 //www.sinovision.net/?4270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敢于质疑和善于表达的人更有生命力

已有 803 次阅读2019-8-16 07:28 分享到微信



   朗格教授在1979年做过一个实验,在匹斯堡的一座老修道院里,郎格教授让人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里面布置的完全是20年前的社会场景。他邀请了16位老人,年龄都在七八十岁,8人一组,让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一个星期。    在这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全部沉浸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生活环境里,他们听上个世纪50年代的音乐,看50年代的电影,读50年代的杂志和报纸,讨论卡斯特罗在古巴的军事行动、美国发射的第1颗人造卫星和中国亩产3万斤水稻的消息。实验组对这些参加实验者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们必须认同自己是生活在20年前。    试验的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都有了明显的好转,他们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血压降低了,步态、体力和握力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这个实验结果直到今天也让人难以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老人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轻了20岁,于是自己的身体也就在意识的控制下做出了相应的配合。“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郎格教授说:“老人的虚弱、无力、多病常常是一种习惯性的感觉,而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    “我们年轻的时候看到50多岁的人就认为他们老了,而今天我们都60多岁了,却觉得自己还年轻”。有朋友向我讲述他对年龄的感受,事实上他也真的不显老。但更多的人在自己的视力、听力和记忆力稍有衰退时,就感叹自己老了,事实上他们也真的老了。一个人衰老的速度与环境暗示关系很大,这就是一些老人在进了养老院之后,很快就死亡的原因。    实验证明,一个人对自己越有控制权,比如独立的思想意识,独立的工作环境,独立的社交生活,以及对社会进步状态的自由追求,就会在精神上更愉快、活得更长久。    “要保全自由的话,也应该使每一个人能够想什么就说什么,这个国家的公民可以说或写一切法律没有明文禁止说或禁止写的东西”。这是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所讲的话。而黑格尔在《法哲学》中称“言论自由要比默不作声一直显得危险性少得多,因后一种情形可怕的是人们会把对事物的反对意见扼在心头,至于争论才会使他们心中的意见有一个出口,而得到一方面的满足。何况它又可以使事物更容易沿着本身的轨迹向前推进”。    从生物学的角度考量,让自己明白的事理适当地释放出来,能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而将自己希望表达的意见扼杀在心里,则会使人们精神沮丧。    所以,人们首先要有独立自己的思想,敢于质疑,然后还要善于表达出来,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样的人才更有持久的生命力。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那样:“共产党人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是可鄙的事情”。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