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收藏推荐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3494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李常宝的水墨艺术

已有 968 次阅读2018-5-19 04:41 |系统分类:艺术分享到微信


李常宝:华人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芥子园书院艺术委员。 1958年出生于辽宁省。

主要艺术经历:

1997年作品参加海内外书画大展,获【最高荣誉奖】——广州

2002年获中外名人文化研究艺术委员会授予的【世界文化交流功勋者金奖】——北京

2002年世界艺术大会组织委员会联合授予的【新世纪杰出华人艺术家】——香港

2002年水墨作品获东方艺术家交流协会会员作品展【银奖】——北京

2003年水墨作品获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最佳创意奖】——北京

2004年古巴中国文化节美术作品展(哈瓦那)成都国际艺术博览会——成都

2005年建立李常宝工作室——中国宋庄

2006年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李常宝个人水墨作品展——北京 

2007年作品参加宋庄艺术家大展 ——中国宋庄

2009年作品参加北京芥子园书院作品展 ——北京

2009年上上国际美术馆艺术博览中心陈列展 ——北京

2010年作品参加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海峡两岸美术作品交流展——广东

2011年作品参加马来西亚艺术博览会艺术创作作品交流展——马来西亚

2011年作品参加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美术展——广东

2013年作品参与全国书画九十名家精品展——北京 

2014年作品参与中国宋庄艺术博览会美术作品开放展——北京

2015年李常宝、李学昇美术作品举办双人联展——宁夏

2015年作品参加台南艺术博览会、台中艺术博览会、台北新艺术博览会、高雄艺术博览会、福尔摩沙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台湾

2016年作品参加台南艺术博览会、台中艺术博览会、台北新艺术博览会、高雄艺术博览会、福尔摩沙国际艺术博览会、港都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台湾

2017年作品参加台南艺术博览会、台中艺术博览会、台北新艺术博览会、高雄艺术博览会、四行仓库艺术空间联展——中国台湾

李常宝创作特色

李常宝是一位兼具功力与修养的艺术家,他在中国画的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在于他善于把功力与修养二者巧妙的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绘画创作的功力一般是指纯熟的造型技巧以及与此有关的艺术手段,功力需不断磨练,方可获得。假如说功力是硬功夫,那么作为艺术家的素质与修养则是软实力,修养更需长期积累,两者与人的天赋与勤奋有关。


中国画的大写意和西方的感性抽象画,十分注重绘画创作的即兴性。往往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自由发挥。即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敏感地发现在画面上偶然出现的因素,即时的加以利用,因势利导,扩大战果。偶然性对艺术创作之所以重要,因为他不是画家预先设计的,往往超越画家的主观想象。


惟其如此,它更率真、自然。传统的泼墨、泼彩法,便是利用水或彩在纸面上流动的势,加以适当处理,加以适当处理形成某种形象。


文/陈义真

苍茫宇宙,丰富的视象-痴迷其境的天书

李常宝老师的作品恢弘大气。变化无穷的自然山水中,流露出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流畅的渲染技法使大自然更显得神秘莫测。李常宝老师熟捻恣意涂抹,对自然山水进行看似抽象的理解,这具有吸引人心的动能,带给人们极佳的视觉震撼。他利用纯色彩之间自然过渡的鲜明对比,凸显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营造出朦胧梦幻的绝美意境。


李常宝老师的综合媒材创作结合丙烯、水墨、纸浆在画面上恣意的挥洒,带给我们极佳的视觉震撼,具有吸引观者的力量。他利用纯色彩之间自然过渡的鲜明对比,凸显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营造出朦胧梦幻的绝美意境。


这些画作,激发着人们无穷尽的想象,每一幅如诗如梦,从酣畅淋漓的媒材变换中,让人体会一种形与色的律动之美。水墨与丙烯冲撞融合,现实与想象,幻知与幻觉,画家的灵感充满画面。


在他的综合媒材抽象作品中,并不是简单的晕染成轮廓,而是强调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以丰富画面节奏的变化,这些节奏更增加了画面中的物质密度。让观者看这样的作品仿佛步入净土,令浮躁的心绪变的纯净。

文/章华


天之外磅礴的墨象——李常宝的水墨艺术

       有稍长一段时日,我的脑际里会出现一片被李常宝的水墨置换后的图景,顺着我已目睹过的有奇异色润的画面,它还让我闭目想象出根本不存在的图式——这就是水墨艺术能赋予阅读效果的再创性。可以说揭示“墨象”宇宙世界的过程,由“水墨”这一思维工具和特殊的纸张演绎出来。


    中国人几千年的水墨图式都在讲一个“认知宇宙”的道理,由此而知中国文化是从对宇宙诗意的认领和想象开始的;而“水墨”又艺术地呈现及表达了这种心象。“墨”是文化性的思维用词,而“黑”是色的形容。对宇宙奥义的无知或不可知,甚而对天之外的所有待发现的事象都可归属“黑”的意境。       水,代表探寻的发现过程。

黑色之墨被水一层层打开,揭示出未知世界的神奇或妙趣,这个过程令人忘却自己,和上苍一起创造性地绘制世界。


  因为有人说李常宝画的是“山水”,我迟迟难下笔触;难道他也会同意这样的强词之说吗?“山水”只是他水墨艺术中的一种象征,我却认为他画出了“天之外”的苍茫。       这不是鸟语花香的俗趣现场,他并不复制生态环境,所以他的创造权因此反而更大,他可以凭感性的漫无边际、自由自在地像闯祸一样把“墨痕”弄得不可收拾,然后凭着他洁癖的心智不得不耐心地去整掇,一旦进入水墨千奇万变的流动肌理中,他的梦境在大白天被纸絮拓载着来到真实世界。


  艺术家的权力就是可以把“天之外”的图景搬至天之下。      读他的较大尺寸的长幅水墨画时,我其实最想知道的是,他在哪个位置对画面进行调遣?他是画面中的逸仙,万一越出画面,是否又有一幅超世脱俗的场面?同样的纸张在只会玩弄鱼虫花鸟的画家笔下,哪有如此令人伫立热视的缅想?他用水墨营造和构筑出的视象,辽远而空阔。闯入这片陌生的领域(领空),把自己引入一场无止境的苍野茫宇间,这就是李常宝翻阅过的使他痴迷于其境的天书。忘我忘物的神情,皈依了这一片原始的“天之外”,全然不顾此时、此刻、此生所处的隔壁马路上有引擎鸣响的物质世界。


 水墨的现代表达突破了文人画的胸襟,当然也不顾祖传之法,李常宝制造磅礴的最终指向,是为了制造水墨的功能肌理的极致——隐藏在水与墨、墨与纸、纸与心神之间的魂系。这是一种唯有艺术思维和艺术潜能在共同瞬息间达到融合才能完成的魂系(它也成为中国艺术结缔系统的魂谱)。       上苍和宇宙解放了时空给世界,也许花了亿万年之久,而我们可能通过中国水墨特殊的艺术想象,神速地领略这亿万年的亘古演变——不管是否符合上苍的记忆,而中国文化的诗学解析使水墨艺术有理由这样发觉和表现。


  气象,或者气候之嬗变,甚至于未世的星石、星相环宇,都成了李常宝内心深处对禅道、对天道、对太极的一种表达。他通过此类表达,完成了一次次精神仪礼。       他像一条蚕虫,趴在巨叶上认真地啃噬着。墨的层次和皴肌像通灵的符号,不知不觉被他当做祭祀的秘语。

   李常宝的长卷水墨异常恢宏,他徘徊在天门内外,进退两难。进去后会迷失在天宇之深处,很难返还;退出后会久久追忆那些曾经萦绕脑际的神来肌趣。在未画完前,他像创世主一般高大,动作放肆;画面竣工后,他淹没在一处处隐秘的变构里,所有留白自然顺应着画面气势,或风或云或气韵。


 人的一生一旦与水墨艺术遭遇,他就受了天孕,他体内的受精卵整天兴奋地期待着。而中国水墨艺术的传承者只要对中国文化不疑惑,不受西方文化的蛊惑,那么他的作品就有纯正的传统血脉和气脉。

      纯正的传统精神同样可以创造出最现代的图式。

文/萨玛依托


面对抽象艺术成为人类文化精神新纪元的全新课题·如何入手?

他从中国文化历史宝库中,选取汉字笔画“横、竖、点、撇、捺”与绘画基本元素“点、线、面、色”进行远程“对接”,其切入点是把“气”贯通色彩,实现双文化大融合,重構再生,把“气”注入抽象,为抽象构成增添了新的因素,激发新的生机活力。进一步深入和推进抽象艺术,提供新的可能。“气”在抽象艺术的运用,是李常宝创新的生长点。生长点的衍生,为提升和拓展现代艺术贡献可行性的广阔前景。


大胆破除積習和陈规的框束,开创个人的操作方式、方法。不用底稿草图,现场直接画抽象,达到绘画要素的合理配置。现场发挥是动作(行为)、意识、与材料的相互联动关系,决定作品质量的优劣。聚精会神画画,排除外部指令的挤压,商务财团的裹挟,市场利益的诱惑,动作姿态的幅度,潜意识的释放,想象力的敞开,眼神与材料细微的商量,色态明度和色度的增减,局部与整体的调整......它灵活运用写书法的“写”,去培育、成长想象的一个幻想。此时此刻,集合了人生阅历的感受、体验、心得,凝聚于笔起笔落之间,过去、现在、未来幻化与在场、理性的感性、感性的理性,互相交汇于心、手、笔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互动、互补、互融,化成神秘灵动的复合体——场域。从无到有,诞生结构有序的视像——新的艺术生命。

文字整理/陈义真

资料由北京一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辑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