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之前听说,清明节之前林昭墓就要迁走了,后来有去过林昭墓的微友告诉我,说在山下看到了告示,林昭墓不迁了。
也许起初想在清明之前迁走林昭墓的人,是不想再让人去找她的埋骨之处吧。殊不知扫墓只是一种纪念仪式,林昭实际上早已被埋进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里,永不磨灭。
有的人,把名字写在沙滩上,风浪过处,便了无痕迹;
有的人,将名字刻在石头上,时过境迁,也终究蚀去;
有的人,甚至把名字写进了宪法,可是,除了遗臭万年,那又怎样呢?
猥琐的小人再怎么张扬也终将被历史遗忘,刚正的烈士无论怎么遮挡也掩不住其耀眼的光芒!
写在清明
江南樵夫 2015-4-6
我是一个对智慧颇为挑剔的人,这种对智慧的挑剔使我对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无动于衷,近乎冷漠。
只有林昭,这个用生命换信仰,且用象母亲看孩子般慈爱的眼光宽容那个时代所有愚昧的人,包括一切施暴于她的罪人的美丽女人,让我始终无法忘记对她的挂怀。
林昭自幼参加革命 ,曾认贼作父,激情燃尽之后开始反思。应该说林昭是踩着革命的旋律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最终因要为民请命而在革命的监狱里死于非命的。
那是个是非颠倒的时代,有无数无辜的人蒙冤受屈。面对苦难,他们有的委曲求全,苟且偷生;有的卧薪尝胆,深藏仇恨……只有林昭,苦难没有泯灭她的良心,反使她在对信仰坚守的同时,对时代心怀悲悯,对人类充满爱心。
那种理性的宽容正是我们中国人今天也才刚刚看见一抹晨曦的文明之光啊!
我说过,有一天我一定会去苏州看她,但不是今天。
那是一个整个中国都不再有雾霾的日子。
那一天,这个国家阳光灿烂,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由、平等、毫无恐惧的笑容。
这时 ,我会站在她的墓碑前对她说:林昭,我知道您穿越您那个蒙昧的时代伫立这里已经等待太久,今天我们来了,我们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终于走出那个弱肉强食充满恐惧的丛林时代,我们自由富足,平等宽容,博爱理性,无有恐怖,现在您可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