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寻迹天涯 //www.sinovision.net/?7433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Find The World, Find Myself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

热度 36已有 14142 次阅读2014-7-20 17:52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今年的前三个月几乎都在旅行。南至秘鲁,北至加拿大的LACHINE,又走了美中地区的密苏里。感觉身体透支得不行。

现在,终于有精力把旅行所见写下来。秘鲁行共分5篇。此篇是整个系列的第一部分,贴于此,谨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太平洋西海岸的王者之城:利马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1


    从纽约到秘鲁首都利马,从北半球到南半球;飞越冬季,飞越被冰层覆盖的北美大陆。在将近十个小时的飞行之后,利马上空那久违的夏阳,也显得格外热烈了起来。


    前来接机的司机很年轻,也有着艳阳般的笑容,一见面就用双语(西班牙语和英语)询问我们从哪里来,我说我们刚从纽约铺天盖地的暴风雪中出逃。他听后立即用流利的英文回道:“我在新闻报道上看到纽约闹雪灾了,你们的航班没受影响真是万幸。话说雪后的纽约酷毙 了,简直美呆了!”我一脸苦笑道:“美倒是美的,不过只5分钟,之后怎一个脏字了得。”司机瞪大眼睛,也不知是否听懂我语气中的无奈,随即哈哈大笑:“利马整年见不着雪,我 做梦都在滑雪。”


    司机羡慕地看着我们,我却羡慕着车窗外,当街而过的一群穿着热衣热裤的辣妹们。他即刻提醒道:“可别被利马正午的阳光给骗了,这里早晚的气温还是很低,特别是现在正逢雨季哦。”我口中道谢,心下却并不在意。


    第二天一大早,穿一身薄裙游海滩,以为那样的装扮应该适合这样一个盛夏的季节。却不料初升的阳光尚未暖起来,太平洋深处吹来的风却依然带着寒意,海风吹着浪花打在身上竟然也有初春料峭之感。想起接机时司机的话,不禁后悔没多备衣,急忙躲进海边的咖啡馆御寒,隔着窗子望海:海滩上人影稀疏,海面上倒有几个不怕冷的弄潮儿在玩冲浪了。


 

(一)米罗佛伦雷士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2



    我所说的海滩在利马的富人区米罗佛伦雷士(MIRAFLORES),之所以被称作富人区不仅是因为这里生活着八成以上的有钱人,还是因为这里有最齐全的娱乐购物中心、奢华酒店、老饭店、五星赌场和被鲜花覆盖的街道和海边公园,这里也是被公认的全利马最安全的商住区。我们的酒店就在离海滩不到十分钟的景区内,所以在利马的三天,除了到古城区看老建筑外,每天去沙滩看海,似乎就是一档主要的节目了。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3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4



    利马的海岸线很长,用于海上休闲运动的米罗佛伦雷士沙滩却并不大。受安第斯山脉地岩结构的影响,这里的沙硕略显粗糙,赤脚走在沙滩上,脚底常会有被碎石刺到的微痛。虽说如此,这里依然是当地人最佳的消夏场所,也是游客们必到的观光之地。每当正午过后,气温攀升到一天的最高点,来这里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通常也会闲散如我,借一把木椅坐在阳光下,喝一杯不加冰块的鲜果汁,看山水一色、看云卷云舒,即使百无聊赖,什么也不看,呼吸一下清透的空气也是好的。



    除了看物看景,看人看民俗也是旅行中的另一种乐趣。米罗佛伦雷士海边有一个爱情公园,园内有一座以“吻”为主题的雕塑异常醒目,据说雕塑家维克多·德尔芬创作这幅作品的本意是要表现恋人们奔赴大自然的邀约,共赏太平洋落日美景的浪漫意境,以此来表达爱情的甜蜜与美好。雕塑展出后好评如潮,数次荣登利马市区最热门景区榜首。初沐爱河的少男少女来此定情,已成了当地人的一种风俗。而热恋中的情侣们每每在此上演激情大挑战的游戏,模仿雕塑中的人物造型,比赛谁比谁的吻更持久、更有耐心、更忘乎所以。而利马人独有的热情奔放的个性,也时常引来过路人的祝福与掌声。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5

(上图:爱情公园中的雕塑“吻”,下图:男孩向女孩送花、念情书以表达爱意)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6




    米罗佛伦雷士虽以高尚摩登区闻名,这里也有非常厚重的历史陈迹,胡亚卡普拉纳(Huaca Pucllana)遗址就是其中之一。整个遗址呈平行金字塔形,全部由灰土构成,距今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很难想象这些看似非常脆弱的土坯,在经历了日晒雨淋之后,是怎么屹立不倒的?也不知道这个在印加帝国之前就已经显赫一时的利马文明(LIMA  CULTURE)为什么要在公元200年时,建造这样一个矩形方阵。最初的发现者认定这里应该是一处皇室墓地,发掘后才知墓穴中的遗骸多是孩童和女性。当地人相信:胡亚卡普拉纳是权贵们用处女和幼童来进行献祭仪式的地方,而利马博物馆的文献中也详细记录着活人献祭在当时已极度盛行。这种被我们看来非常残忍的祭神方式,在利马文明之前的玛雅之都奇琴伊察和之后的印加古都库斯科都曾被发现。在当地流传的另一种说法是:胡亚卡普拉纳金字塔也是米罗佛伦雷士的风水宝地,不可妄动只可膜拜,方能护佑此地的万物生灵。当地人遵循这项诫命,妥善维护至今,果然从1857年建城以来,在屡次经历战争血洗后的米罗佛伦雷士,却变得越来越兴旺了起来。


 

(二)利马古城区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7

政府官邸和总统府


    从米罗佛伦雷士去往利马的古城区(Historic Centre)只需半小时不到的车程,因对利马的地形尚不熟,我们改变了原定自由行的计划,登上了当地旅行社的观光巴士。


    巴士车在主干道上极慢的行驶,导游告诉我们说:利马处于地震多发地带,不能建造地下铁,城市的交通因此受到局限,车辆拥堵现象非常严重,空气质量也因尾气污染日益加剧而越变越糟。面对涉及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导游的解说中也不免带些怨言。不过,在我看来,利马与那些深患工业污染重症的城市相比,算得上是很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了。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8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9

(广场一侧的市政厅为典型的西班牙殖民式建筑:鲜艳的外墙加上别具一格的木雕阳台)


    古城区是利马引以为傲的城市地标,也是秘鲁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这里的建筑之美、之多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浩大的建筑博物馆,其中尤以古城区的中央广场为最(PLAZA MAYOR )。据文献记载:继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西班牙的船队越洋过海,源源不断登陆美洲,其中有一个叫弗朗西斯科-皮泽罗的西班牙人率领不足两百名的志愿兵,凭借长剑、火枪和62名骑兵,向印加人软硬兼施,以计谋诱捕了印加国王,并且打败了两千名国王的护卫兵,使当时拥有八万军队的印加帝国瞬间崩溃。在侵吞了印加国王用堆满三个屋子的黄金和白银作性命交换的赎金之后,皮泽罗并没有释放这位国王,最终将其吊死在广场中心的绞刑架上,随即宣布建立属于自己的王国——利马。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10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11

(武器广场一侧的天主大教堂



    如今,围绕在广场四周的大部分建筑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位于广场一侧的天主大教堂(THE CATHEDRAL)和主教宫殿(ARCHBISHOP'S PALACE)俨然是罗马和西班牙新古典主义建筑的经典代表;中央广场前色彩艳丽的市政大楼和楼层外精雕细刻的木质阳台则完全融入了殖民式建筑的精髓;位于广场中线的政府官邸和总统府(THE GOVERNMENT PALACE)的建筑元素,则更多地倾向于凡尔赛风格。站在广场中心的铜雕喷水池前作360度环视,呈现在眼前的每一栋建筑似乎都蕴藏着一个故事,每一层通往内廊的台阶上似乎都记刻着一段历史。就在利马城建立六年之后的15416月,城市的创始者皮泽罗就是在总统府前,因分赃不均被他昔日的合伙人刺杀;二百多年后,利马人的英雄圣马丁在大教堂前宣布利马独立,将这座被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几个世纪的城市重新还回利马人的手中;而广场上,用于惩罚犯人和异教徒的火刑柱和绞刑架已经被象征和平的喷水池所取代;曾经喋血的总统府在独立之后几易其主,坐在教皇宫殿中的主教们一批批老去,唯有广场和广场四周的这些建筑,始终还是老样子,静默地注视着城市的风云变幻和人世变迁。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12

(利马古城区最著名的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



    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与中央广场一街之隔,是古城保护区中颇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利马众多教堂中最负盛名的一座祈神和修行的场所。修道院自1774年建成至今,在经历了数次大地震后,大殿内的穹顶和壁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有些尚在修复中,有些却已成为碎渣永远无法复原。所幸的是修道院中最珍贵的两样宝物在大地震中幸免于难,其中之一是位于二楼的图书馆,馆内存有25000本中世纪藏书和字画,包括西班牙皇家学院发行的第一本字典、15世纪修编印刷的圣经和西班牙宗教派画家苏巴郎的十多副圣经人物肖像画,单单图书馆的这些藏品就已价值不菲。修道院还有一样镇馆之宝是它的地下墓穴,与其他墓穴不同的是,墓穴的四壁和走道全部是由7万多具人骨堆砌而成,这些被岁月的尘沙风干的骨头井然有序地排列着:骨节归于骨节,骷髅叠于骷髅,别有一种奇特的视觉感。在墓穴的中央大厅,还有一座直径差不多有三米长的圆形墓地,以骷髅和人骨构成一组形似太阳的几何图案,仿佛是一种符号,或是一种寓意。这其中是否蕴含着“地下天堂”的意思呢?答案无法考证也无人能知。沿着幽暗而狭长的通道,踮着脚尖、轻踩着几百年前的人骨缓慢前行,这多少需要一点点勇气。除了听导游解说,我们每个人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在此长眠了几百年的魂灵。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13

(来自秘鲁喀喀湖地区的民间歌舞团和穿着盛装的当地居民一起庆祝利马一年一度的康德拉利亚圣母节)


    修道院的主殿位于地下墓穴之上,这里全然是另一番景象。我们参观的那天真逢主日,又恰巧是利马一年一度的康德拉利亚圣母节,灯火通明的殿堂内座无虚席,牧师在主讲台上高声诵读着经文,信徒们虔诚地跪拜起应,诗班天籁般的献唱不绝于耳。而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的广场上飞鸽盘旋,人影攒动。来自秘鲁喀喀湖地区的民间歌舞团和穿着盛装的当地居民聚集于此,等待钟声响起,共庆这个神圣的节日。

 

(三)利马的中国城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14

(中国城高挂着红灯笼,沉浸在农历新年的喜庆之中)


    利马人沉浸在属于他们的节日之中,当地的中国城同样洋溢着一片喜庆的气氛。二月二日正月初三,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三天,中国城的城门口大红灯笼高高挂,城内城外的每家商铺都张贴了象征“福禄寿泰”的对联和大红喜帖,以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祈福年年富足、岁岁平安。今年又是甲午马年,“马到成功一路发”为主题的字符也就特别抢眼。走在中国城铺着十二生肖图案的人行道上,很多来此观光的华人都不会忘记在“马”前留影,希望这匹利马的吉祥马可以助他们前程似锦。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15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16

(洋溢着节日气氛的中国城,到处可以看到“吉祥马”)


    看罢中国城别具一格的“中国风”,到这里的中餐馆品尝一下“舌尖上的中国”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利马的很多中餐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饭店门口都打着大字招牌“CHIFA”,看上去既不像英文也不似西语,原来“CHIFA”是汉语中“吃饭”的谐音。如果你走在街头,询问利马人“哪里有中国餐?”他们立刻就会告诉你:有“CHIFA”的地方就是中国餐馆了。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17

(中餐馆的广告牌上都打着“CHIFA”)


    提起“CHIFA”的来历也颇有趣,说是有个利马人,隔壁家住着一对中国夫妻,每当晌午,总会听到女人扯着嗓子,朝在院子里做工的男人喊:“CHIFA”。这人听着好奇,就去问何意?女人不会西语,一个劲儿地扒拉着饭粒往嘴里送,一边指着碗说“CHIFA”,那人方才明白过来。之后,鹦鹉学舌一传十,十传百,“CHIFA”就这么叫开了。


    中国城吃饭的地方很多,风味不尽相同,其中尤以粤菜最为出名。因早期移民多来自中国的南方,他们在异域打拼,却依然承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他们从遥远的家乡带来了种子和配方,也带来了独一无二的烹饪技术,并且因地制宜,结合秘鲁土著的印加风味来迎合当地人的喜好,使得中餐在当地迅速风靡。利马的中餐虽多,价格却参差不齐,一份海鲜炒面便宜的只要12索(1美金等于2.8 索),但在诸如SAN JOY LOU这样的百年老店,就会卖到38-48索,其中的区别在于掌勺的厨师是不是正宗的中国面孔。不过,价格虽然千差万别,每份的餐量却非常丰厚,一般一道主菜就足以吃撑一个大胃王了,我想这也是中餐在当地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18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19


    当初,利马始创者皮泽罗在建城的时候,将城市的名字定为“CIUDAD DE LOS REYES”, 意指“王者之城”(CITY OF KING),而利马(LIMA)这个词,在当地的古文中却是“黄花”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时候,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座“王者之城”逐渐被“黄花”所取代的呢?至今还是一个谜。但是我想:这座昔日的王者之城不会只是“昨日黄花”,它必将在时光的凝练中,散发它固有的光彩,在南半球太平洋的西岸,重现它的王者风范。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20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21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22

(利馬海灘最著名的La Rosa Nautica飯店)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23

(教堂廣場前的孩子們)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24

(臨海而建的高級公寓)

《我行故我在》南美篇之利马_图1-25

(聖弗朗西斯科教堂全景)



此篇已在纸媒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33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5 个评论)

回复 babybaby 2014-8-24 14:44
跟着天涯游全世界,欣赏最美的风景胜地,阅读着最古老的民族历史文化风光,美在眼里,喜在心间......
回复 光头 2014-7-24 11:56
寻迹天涯: 我怕你看多了漂亮妹妹,跑去南美,不來紐約了哈
别说定居纽约再去南美不是难事?就是去全球溜达也轻松一刻?
回复 zero01 2014-7-24 00:06
图文并茂,赞!
回复 新兰 2014-7-23 22:02
精彩精美的图片,令人只忍心细嚼慢咽的美妙文字!
回复 寻迹天涯 2014-7-22 17:39
光头: 为何不上传南美海滩南美式美眉?不过南美一些异国风情着实令人心心向往?是苦苦向往!
我怕你看多了漂亮妹妹,跑去南美,不來紐約了哈
回复 今又是 2014-7-22 11:25
寻迹天涯: 是因為圖片太大的關係,重新調整了尺寸,好了!
是这样啊。我是把所有照片拉倒邮箱里缩减成480-600左右存放了再行发出的。熟悉了后,也很快的。一两分钟的事情。
你寻天可以,不要迹崖,经常翻翻浪花就行了。
回复 寻迹天涯 2014-7-22 01:03
感謝朋友們的留言,天涯在此一併謝了。希望會有更多的好文與您共享
回复 青竹凌云 2014-7-22 00:14
天涯的文字总是有深深的浓情,而那浓情透过图片的光亮,越发有一种渗透心灵的力量,青竹感动于你文字的浓情,感动于你图片蕴含的美丽。
随你足行天涯,愿天涯永远快乐!
回复 寻迹天涯 2014-7-22 00:11
小月: 你的这些天涯足音,首先都发声于世界日报副刊吧?
南美诸多国家基本说西班牙语,除了巴西,并都信天主教。看来历史的文化漂移,有强力作伴。而中国人漂移全世界 ...
如實回答小月老師:博客中的遊記大多刊登在《世界周刊》雜誌旅遊版。
秘魯人說西班牙語,很多人不懂英語。但是服務性行業從業人員大多會雙語。
不過還是建議有打算去那裡旅行的朋友,稍微學下下西班牙語。不然真的有雞和鴨講的無奈。
回复 寻迹天涯 2014-7-21 23:32
今又是: 那能状事体?你不完美主义到会是件意外了。
是因為圖片太大的關係,重新調整了尺寸,好了!
回复 江湖e郎 2014-7-21 21:46
漫攝天涯,图文并茂,才女一个,博客一帜。    
回复 老谢 2014-7-21 21:31
图文并茂,欣赏佳作!
回复 田螺姑娘 2014-7-21 16:08
寻迹天涯: 現在是好了,弄了大半天,現在完美了哈。抱抱田螺,祝好!
天涯,我要向你学习,你又能拍、写作又好!握手
回复 今又是 2014-7-21 14:06
寻迹天涯: 喝了咖啡后,再一張張編輯,好了。這會兒累得慌,歇息去了。老師晚安!
下次透支的事我帮你做就是了。
回复 今又是 2014-7-21 13:14
光头: 绕地球三个月,出版这么区区一篇文章?你老今兄居然还“问好”?我光头三个月产生多少利润你知道么?
三个月的利润啊,我猜能够资助你骑着自行车绕宁波三圈。
天涯是个认真的人,不会“放鸭子”。要是我,就不会被土豪们拖累,一准能把他们玩得管我叫大爷。哈哈哈哈哈。问好光头亮亮!
回复 光头 2014-7-21 13:06
为何不上传南美海滩南美式美眉?不过南美一些异国风情着实令人心心向往?是苦苦向往!
回复 光头 2014-7-21 12:54
寻迹天涯: 老师好!上传图片和编辑花好长时间,还是不理想,我在重新编辑一下。哎!可怜的完美主义呀!
难怪老师表扬,辛苦,辛苦!到底同是上海人?不会是同窗?
回复 光头 2014-7-21 12:48
今又是: 总算冒泡泡了。问好!
绕地球三个月,出版这么区区一篇文章?你老今兄居然还“问好”?我光头三个月产生多少利润你知道么?
回复 mrasiandragon 2014-7-21 12:23
好久不见了,玩的开心吧!
回复 小月 2014-7-21 10:18
你的这些天涯足音,首先都发声于世界日报副刊吧?
南美诸多国家基本说西班牙语,除了巴西,并都信天主教。看来历史的文化漂移,有强力作伴。而中国人漂移全世界,也由来已久,但都温和地融入,并尽力保持自己。譬如李白,出身在苏联辖地,但报效祖国,成了汉语大诗人。
12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