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文化自信与学科建设

已有 753 次阅读2019-8-28 06:11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文化自信与学科建设
                       包海山
           鄂尔多斯文化是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城市文化的融合体,蒙古族文化曾经促进中华文化扩大了体量、提高了质量,并且给予人类全部社会体系整体性旋转的初次动力。这些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使我们善于辩证思考,勇于理论探索,能够形成科学信仰。
          广义文化是人的思维和行为的总和。人的思维和行为,有的违背规律,有的遵循规律,因此文化研究需要去其违背规律的糟粕,取其遵循规律的精华。科学所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具有科学内涵的文化研究,就是深入研究思维和行为所遵循的客观规律。蒙古族文化之所以曾经促进中华文化扩大了体量、提高了质量,并且给予人类全部社会体系整体性旋转的初次动力,主要是因为本能地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对而言,文化研究的是已经形成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而科学所探索的是在无形中支配人文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恩格斯指出:“历史进程是受一般规律支配的”“在表现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如果局限于表现形式,只能看到在表现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那就只能研究地方文化;而能够发现、认识和把握始终支配人类历史进程的内部隐蔽着的一般规律,那就可以在地方文化研究基础上探索和构建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鄂尔多斯人有智慧、有能力,发现、认识和把握始终支配人类历史进程的内部隐蔽着的一般规律,因此在鄂尔多斯文化研究基础上,探索、构建和应用鄂尔多斯学学科知识体系,使鄂尔多斯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有自己学科知识体系的地方。这也将是鄂尔多斯最大的、最有价值的系统性文化建设工程。
       1.构建鄂尔多斯学学科知识体系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是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的专门研究鄂尔多斯学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于2002年成立,是市社科联以及自治区社科联直属团体会员。17年来,把“立足学术、服务建设、创新机制、着眼发展”和“举社会之力,办大众之事”作为办会理念,以“知识体系+应用服务”为基本架构和功能,以创建品牌地方学、构建和谐研究会为目标,努力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服务社会,取得很大成绩。研究会多次被鄂尔多斯市社科联评为先进学会。2007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评为全区先进民间组织。在全国中小城市社科联第十九次工作会议上被评选为全国先进学会。2010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6年被鄂尔多斯市民政局评为AAAA级社会组织。2017年在全国社科联第十八次学术工作会议上被评为“全国社科联创建新型智库先进社会组织”。
       “地方学”,是“地方”个性特色与“学科”普遍原理的辩证统一。在地球自然村,各地的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各具特色,同时各个地方之间又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必然联系,最终共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自然法则。全球系统性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是一张大网络,而各地地方学是其中的一个小网格。地方学不是自我封闭,更不是对无国界的科学知识进行分割,而是立足当地,放眼全球,通过跨学科、跨地域系统性研究,把各个小网格连接起来,使小网格与大网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我国目前有北京学、上海学、广州学、杭州学等数十个地方学、城市学。构建与应用系统性地方学是解决社会现实复杂问题的需要,也是科学系统性融合发展的需要。然而,地方学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相对来说,各地方学对当地个性特色探讨的非常深入,而对学科普遍原理研究普遍欠缺。地方学学科建设被当地特色缠绕而“裹足不前”、找不到出路而“踏步不前”,主要原因是没有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普遍原理进行深入研究。
       在中国地方学研究领域,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非常突出。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执行主席单位负责人、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张宝秀教授说:“鄂尔多斯学为国内地方学研究树立了榜样和标杆。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牵头搭建的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这个学术平台,一直践行着民间学术联盟的使命,发挥着联系、联络、联合、联谊的职能,正在将地方学研究工作逐步引向深入和走向世界
       2005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倡议创立了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并担任第一任轮值主席方;2008年,轮值主席方移交北京学研究所;2019年,北京学研究所作为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执行主席单位,将与韩国首尔学研究所、日本富士学会联合举办“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共同推动亚洲地方学学术联盟建设。鄂尔多斯学研究者提交《亚洲文明对话与亚洲地方学研究》等论文,还提交会议交流材料《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以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学为例》书稿。
      鄂尔多斯学研究之所以取得很大成绩,主要是将发现、认识和把握始终支配人类历史进程的内部隐蔽着的一般规律作为根本任务。如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奇朝鲁先生所言:“鄂尔多斯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探索规律,终极目标是道法自然”。可见,鄂尔多斯学研究对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和发展理念的认知和把握是精准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曾经促进中华文化扩大了体量、提高了质量,而对此理念精准认知和把握,是在地方文化研究基础上构建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动能。因此我们提出,鄂尔多斯学研究的一个核心是道法自然,以此核心把所有相关研究都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
      成吉思汗文化曾经给予世界旋转的初次动力,使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成为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因此鄂尔多斯学研究的两个抓手,一是劳动即人,二是资本。地方学研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大的民生问题是劳动就业问题,社会大众的普遍需求是赚钱来养家糊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努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地方学,必然要深入研究最大的民生问题以及社会大众的普遍需求因此,促进就业与提高收入,应该是地方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抓手。       
       2.应用学科体系为鄂尔多斯发展服务
          鄂尔多斯学的构建与应用是一个有机整体。从学科体系的角度来看,注重一个核心、两个抓手;从应用服务的角度来看,注重学科普及、智库建设、产业化发展三个方面。
          创建学科与普及学科同样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地方学研究是探索和构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因此,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普及具有特殊的意义,使研究、科普、实践更具有互动性,更容易彼此联系、相互促进,使研究人员以及通过科普获得学科知识的人们,共同参与和经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科普、应用的全过程,从而使社会大众在这个过程中,具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研究、科普、实践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科普与实践也能够逆向促动,倒逼加快学科建设。对于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来说,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有多少人学习和接受、应用它可以做什么等等,这些非常具体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学科普及活动得到展现和检验。地方学学科普及活动,是对研究成果的外观,使更多的人们了解、认知、掌握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也是对研究成果的内视,使研究者在交流互动中进一步深入探索与思考,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成果。
           应用地方学研究成果推动智库建设的优势在于,地方学本身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创建的学科知识体系。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中,智库建设只是一个环节,一种手段。地方学是跨学科、跨地域的综合性学科知识体系,地方学的研究、教学、实践以及地方学与科普、智库、产业化发展等等都有内在紧密联系,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是系统性宏大工程。在应用地方学研究成果推动智库建设中,形成研究团队+运营团队的人才配备组合模式也很重要。研究团队作为智库中坚力量,有能力研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内在必然规律,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以及科学应用资本运作规律等方面,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运营团队,是为智库产品在市场中做宣传、销售、售后服务的人才团队。智库平台管理、会议会务、后勤联络、系统维护、数据库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均需要专业、成熟的运营团队支持。对于智库建设而言,运营可以为研究工作赋能,把研究价值通过运营体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提升智库的价值和效能。
           对地方学的产业化发展与市场化运作,青年一代有现实需要。包源在《内蒙古学的学科内涵探讨》中认为:地方学要成为成熟的学科,需要积累足够规模的研究成果。而保证能够积累足够规模的研究成果,必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地方学的研究增长点应该在哪里?地方学如何保证人才队伍规模的增长?唯有通过实践才有可能摸索出将多学科知识结构化的方法论;唯有实践才能提供产业,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凝聚更多人的智慧,培养更多的人才;只有将地方学的产品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方式运转起来,地方学的学术成果才能实现指数式的增长。在地方学的产学研中,产是基础,无产则无学,无学则研不能继。研究的成果只要以产业、产品的形式转化为实际的价值,学科人才队伍就会越来越壮大,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教学内容越来越充实,使应用、教学和研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需求—生产—市场扩张—资本介入—人才需求扩张—教育需求扩张—主干课程的确立和发展—教育机构扩张—促进生产—促进更高层次的需求的循环中,劳动、信息、知识以及资本的系统性共同作用下,学科内涵得以不断增加和深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是非常庞大的系统性过程。杭州学研究者马智慧博士认为:地方学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学科,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一个区域的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各种问题,都可以置于地方学的研究视野之中。地方学基础研究的工作量之繁重,不是一个地方学会或者某个科研机构能够全部承担的。如果不能全面吸收社会各界的研究力量共同参与,就无法完成地方学研究工作的使命。同时,如果地方学无法及时、有效回应现实问题,破解发展过程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就会坐而论道,与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格格不入,进而难以承担地方学研究应有的使命”。鄂尔多斯学研究走进并融入现实社会与网络世界,也是走出研究机构的小圈子,穿越时空,汇集和融会更多的人类智慧,“举社会之力,办大众之事”。从“鄂尔多斯学学科建设探索”,到以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学为例来研究“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能够看到鄂尔多斯学研究的发展进步。我们从这两部专著及书稿主要内容,能够感知鄂尔多斯学构建与应用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架构。
          一是《比较研究与集成创新——鄂尔多斯学学科建设探索》,2015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比较研究、探索规律”:1.老子道学的含义与作用;2.成吉思汗文化的生命活力;3.马克思理论的内在灵魂;4.融汇更多探寻规律的智慧。
           第二部分“集成创新、再论资本”:1.资本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2.资本的基础、目的、构成、实质以及历史任务;3.资本基础上的现代家庭与人的自身生产;4.社会资本的高度集中与人类智慧的有效整合。
           第三部分“创建学科、服务社会”:1.开启旅游文化引领经济繁荣的新时代;2.“再论资本”将是最赚钱的创意产业;3.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4.地方学研究与城市主题文化品牌。
           二是《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以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学为例》,2019年提交“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书稿,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前言”:1.地方学及鄂尔多斯学概述;2.知识体系与应用服务;3.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创立初衷与发展历程”:1.鄂尔多斯学及其研究会的创建;2.鄂尔多斯学与全球地方学;3.鄂尔多斯学研究的主要成果;4.地方学研究与学科普及;5.地方学研究与智库建设;6.创建地方学学术联盟;7.搭建地方学交流平台;8.促进地方学融合发展;9.地方学走进并融入现实社会;10.地方学走进并融入网络世界;11.地方学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第二部分“未来趋势与重点突破”:1.全球性与全球化需要系统性地方学研究;2.创建地方学顺应了科学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3.地方学研究的主体内容和最大知识增量;4.在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中创造与体现科学价值;5.就业是最大民生,通过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赚钱是普遍需求,通过资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7.合作的更高境界: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8.促进地方学研究、教学、应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9.以互联网产品提高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效率;10.促进地方学构建与应用的市场化运作;11.地方学构建与应用研究基地建设。
        (《鄂尔多斯人讲好鄂尔多斯文化》之三)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