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齐齐哈尔找小姐上门按摩服务 ... //www.sinovision.net/?371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微信:386654664】齐齐哈尔找小姐上门服务【微信:386654664】齐齐哈尔找小姐保健按摩服务【微信:386654664】《齐齐哈尔小姐服务电话》【微信:38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牛刀:凭什么要求民众忍受更高物价上涨率

热度 1已有 2661 次阅读2011-3-22 11:19 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化当中的忍,自成一体,传承至今,中华民族已经成为一个最能忍受的民族。现在,忍不住了。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测评,中国基尼系数在2009年已经达到0.49,超过联合国贫富差距警戒线的0.09。据预测,2010年,中国基尼系数要突破0.52,从2009全球排名第94位,一跃而到第116位,而整个全球,联合国列入监控的国家和地区总共才124个,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跃而为全球第八,只是比非洲一些特别贫穷的国家要强一点。

 

众所周知,中国的富人滥发货币,疯狂投机,不是创造财富,而是搜刮钱财,引发通货膨胀。富人们赚足了钱,而留下通货膨胀,让民众来承受,并且,一直采用负利率继续掠夺穷人,导致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官方至今还只是认为,中国发生的只是温和通胀,不肯采取措施。这也没什么,因为中国民众能忍。

 

现在,发改委专家说,中国须忍受更高的物价上涨率。现在加息,不仅难以控制通胀,还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理由是,中国经济当前的增长主要还是依靠信贷和政府投资的拉动。在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依然不足的情况下,控制通胀不应优先于经济增长。

 

就经济学上来讲,没有物价上涨率这个名词。发改委专家生造这么一个名词,不知是何用意?是不敢提通货膨胀,还是不愿意提通货膨胀呢?仰或是对通货膨胀已经感到恐惧?既然感到恐惧,当初为什么不阻止滥发货币?不制止大量低效的投资?不禁止地方政府大量负债?以致到现在,连通货膨胀这个中国民众深感切肤之痛耳熟能详的名词,连提都不敢提,却生造出一个物价上涨率来呢?专家啊,你不感到羞耻,我都替你脸红啊。

 

通货膨胀就是通货膨胀,这是毋庸回避毋庸诋毁的客观现实。中国的通货膨胀的最大特性,就是只对民众的财富进行掠夺。甚至,许多民众现在都认为,政府的社会保障,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等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并不是政府没有能力解决,而是不愿意解决,目的是解决好了,就无法继续掠夺民众,搞通货膨胀也搞不起来。比方说,民众有房子住了,就不可能祖宗三代凑钱去买高价房了,就失去了掠夺民众的最大的依托。所谓“刚需”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医疗、教育都解决好了,民众也就不会存那么多钱了,银行就是搞负利率也没有多大的效应,得不到多大的暴利。所以,在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上,一个奇怪的数据,就促使了国人的警醒。请看这个让人痛心疾首的数据对比。在用于行政费用占生产总值上:中国占25.6%,印度占6.3%,美国占3.4%,日本占2.8%。而用于教育、医疗的比列:中国占3.8%,印度占19.7%,美国占21.5%,日本占23.3%

 

钱用在什么地方去了,一目了然。当然,很多数据更加怵目惊心,只是不便公开罢了。也就是说,我们不谈补贴民众,起码在通货膨胀时期,不再掠夺民众的财富,就是老天开眼了。而现在却让中国民众来忍受所谓的物价上涨率,专家啊,你还有什么脸面面对这些数据啊?

 

这个专家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控制通胀不应优先经济增长?我们要问,如果经济增长不能给民众带来福祉,你要这样的增长有什么用?况且,这也是对中央一直强调的调结构、扩内需、保民生的经济政策的肆意诋毁。可以说,这位专家的要求民众容忍的无耻观点,是在赤裸裸的为那些裸官、为那些口袋里兜着美国护照的投机炒家为贪官污吏作辩护。不过,这个辩护是非常蹩脚的。

 

从中国30年来已经爆发的三次通胀的情况来看,没有一次有现在这么严重,但是,最后都爆发了大规模的骚乱,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最长引发了12年的经济衰退。前车之鉴,说明任何人制造通货膨胀都没有好结果。所以,这不是中国民众能否容忍的问题,而是最后的结果,都是将经济推向崩溃的问题。当然,那些投机炒家已经赚钱跑了。以经济增长来为通货膨胀找借口,最后必然咎由自取。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