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张亚中尽力了但国民党有人并不在意他的理想

已有 1001 次阅读2019-7-15 13:26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张亚中尽力了但国民党有人并不在意他的理想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张亚中尽力了,但国民党并不在意他的500万和理想
直播港澳台 发布时间:07-1322:03 文/许亿


国民党这次初选,有两个参选人很奇怪。因为两个人民调始终都在“一趴”(1%)左右,所谓少数中的少数,一度很多民调机构根本就不把两个人纳入民调,因为根本毫无希望,但不妨碍两个人都拿出真金白银的50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10万)现金,参加这场根本无望的初选。

郭台铭曾经就说,不妨进行两阶段的初选,首轮将民调低的先行删选掉,然后前两名再行对决。此言一出,被两个垫底候选人之一的周锡玮痛斥,穷人难道没有梦想,民调低难道不可以出来选。老实说,穷人应该要有梦想,但民调低成这样再出来选,且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有点说不通了。

周锡玮在台北县长上退下,据说一门心思做画家,做了好多年,画有所成,很多人说,周是真心远离仕途了。可是最近出来,先选新北,败给侯友宜,后来国民党初选,虽无希望,但乐此不疲。

有一说,周已与韩国瑜结盟,所以在初选中帮韩国瑜披荆斩棘。初选民调开始没多久,周便在电视上讲韩郭民调拉开差距。以周候选人的身份,这样表达确实很不合适。

艺术界毕竟不如政坛热闹,只能说周锡玮还是耐不住寂寞。不过韩周结盟,倒也说得过去。

至于张亚中,就更说不过去了。张在国民党形只影单,马英九组织活动,请所有的候选者参加,干脆把张亚中给忘了。吴敦义懂得做人,给与张亚中候选人的待遇。就此,张就算参与了国民党这次初选长跑。

政见发表会,很多人说,张亚中表现最好,但是夸完一句,也就不再讨论。媒体凉薄,只关注热闹的人事。至于真正有内容的人,反而被边缘化了。

张亚中自己倒是坚忍不拔,努力参加各种节目,积极发声。但亮相的机会还是很少,张也几乎到了不加选择的地步,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去。各种自媒体的场子都去演讲,再就自掏腰包办发布会。

张的核心观点就是,你们无论谈什么,都必须要有一个台海和平的前提。而如何创造这个前提,便是你们必须要正视两岸关系。不是虚与委蛇,而是迎难而上。

“独行侠”张亚中

与周锡玮不同,张亚中几乎不与任何参选人联盟,也几乎没有其他候选人拿张亚中当回事。张是五个人中的真正独行侠,当然在台湾选举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比如上次台北市长选举中的李锡琨教授。李是教授政治学的,一度因为快言快语的课堂语录成为网红,可惜参选没多久因为与自己的网络团队闹翻,导致本来来势汹汹的李教授的声量忽然就偃旗息鼓。

张亚中教授明显没有李锡琨教授风趣幽默、谈笑风生的那个本事。也没遇见像能帮李教授运作的网络团队。所以张在这次选举中,是孤独的。但是孤独还能坚持下来,让人尊敬。

为什么其他候选人不敢接触张亚中呢。很明显,因为张的中华统合论述吓到了他们。他们不敢接触张亚中怕被所谓的“染红”。而张亚中批评的,恰恰也就是他们这种缩头主义,不敢正视两岸现状,而一味跟随民进党亦步亦趋,最终丧失了国民党自我论述的能力,优势都能变成逆势。

本来国民党能搞好两岸关系是它的优势所在,可是每到选举都被民进党操作成原罪。“民进党是坏,国民党是蠢。”当年,张亚中是洪秀柱两岸论述的重要幕僚。但当年那个情势,即便不能赢,也至少能重塑国民党的核心价值。可惜被民进党一打击,国民党也就自我阉割起来,不但闹出换柱的悲剧,连带张亚中这个人,也是敬而远之。所以目前张亚中的困局,不是被批判,而是干脆被冷遇。

马英九基金会于今年4月30日举办“突破
当然,不谈具体的主张,国民党不是缺乏中心思想,从根本上,国民党就是去意识形态化的。

当年,民进党是从国民党脱胎出来的,所以李敖就说,民进党就是小国民党。本质上两党都算是威权式政党,都非常强调家长式管理与内部的团结。

当初国民党“在朝”,民进党“在野”。人们也曾经相信国民党懂得行政,而民进党能很好地监督。但长期“在朝”或“在野”,也就形成党派发展的不同路径。

国民党因为“在朝”,有大把行政资源分配。加入国民党,可以有官做。只要懂得如何做官就可以了。说白了,加入国民党因为有油水。只是长此以往,其党组织也就日渐松懈,更不谈有什么主张论述,连组织性纪律性都荡然无存。

所以每逢选举,国民党内只要分配不均就会分裂。拉几杆枪,就能另立山头。反之,国民党也充斥着各种地方派系,“桩脚”组织。只重利益分配,何来理想。

而同样的情况,当时在民进党却有另一番气象。

因为民进党呢,长期“在野”,早年间没有那么多的行政资源分配。于是,他们就比国民党更加注重党组织的建设,首先他们有核心主张,就是所谓“台独”。

其次民进党尤其注重培养年轻人,致力于梯队建设。往往一个年轻人先做议员、“立委”的助理,学习政治,培养其论述能力。然后推他(她)去竞选。民进党中最大的派系“新潮流”,干脆会花重金去培植优秀的年轻人到海外深造。学成回来,便加以重用,样板效应明显。

与之比较,国民党则是论资排辈,注重门第,草根年轻人几乎毫无出头机会。

但风水轮流转,当政党两度轮替,换到国民党“在野”的时候,其组织溃散,没有中心思想的缺陷也就很明显地暴露出来。比如那些地方派系,立马首鼠两端,比如花莲的傅崐萁以无党籍自立,而高雄的“白派”,一度是支持陈菊的。

2016年败选,一群国民党年轻人组成草鞋联盟,试图改革政党,但很快无疾而终。洪秀柱再具理想性,也敌不过吴敦义这种世故官僚。

说到底,国民党到底靠什么坚持下来,还不是一心等待民进党自己搞烂?恰好,民进党得到权力,原形毕露,腐败堕落的速度超乎想象。国民党还来不及检讨败选得失,组织再造,就等到民进党烂到大厦将倾了。

何况去年万幸还出现一个韩国瑜,使国民党赢到手软,不顾其实胜出的是“讨厌民进党”,而国民党只是代为收割而已。至此国民党无视人民其实求变的愿望,迅速陷入内斗,吃相难看,终于唤起人们记忆,当初为什么要抛弃国民党。

于是去年“九合一”开始的大好局面还没几天,国民党又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民进党被视为“独派”,与之相对的,当然是国民党的统派。但统派这一方,明显缺乏清楚论述的勇气乃至智慧。只是一味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如张亚中所言,将“九二共识”这个当年事务性约定当做护身神符,以为可以吃一辈子。

张亚中的意义,便是把统派的意义说清楚,摆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形成自己的论述主张。比如中华文明之于台湾的意义,比如两岸的未来与趋势,乃至为什么坚决反对“台独”,乃至未来统一的方式,张都有系统的论述。苦口婆心,赔钱还不赚吆喝。

张亚中试图给国民党这个百年政党陈旧空虚的躯壳重新注入灵魂。
可惜呢,国民党掩耳盗铃,恨的还不是能不能得手。
恨的是有人把他耳边的手试图拿开。
即便这个人,还自掏腰包花了500万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普评制 2019-7-15 13:30
【新加坡前卫政治《普评制》】张亚中尽力了但国民党有人并不在意他的理想
普评制 2019-7-16 查看:4
http://www.lee-philosophy.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710&fromuid=1763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